首頁>軍事>

謠言這種東西哪都有,咱們軍迷圈更是謠言的重災區,許多網友經常被忽悠了好幾年都不明所以,可苦了胖兵這樣常年衝鋒在硬核科普第一線的強迫症。

小兵兵稍微總結了一下,這些謠言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有些涉及了較多專業性內容,求證實錘也比較困難,小兵兵叫它“專業謠言”。

另一類,則是廣泛流傳於村口下棋大爺口中的“土味謠言”。

這類“土味謠言”比前面的“專業謠言”更加經久不衰,而且數量龐大。

它們內容簡單,卻容易引發人的慣性思維和想當然,具有傳播範圍廣、迷惑性強,接地氣等特點。

本著為廣大軍迷揭露真相的自我要求,小兵兵準備了一些流傳範圍較廣的軍事謠言,現場闢謠給大家看。

先來兩個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專業謠言”。

1、俄羅斯焊死Su-35發動機,防止中國仿製

謠言本體:

俄羅斯防止中國山寨Su-35發動機,在賣給中國時,把“發動機焊死”在飛機上。

▲ 這一謠言,在某條、某家號等自媒體中,瘋狂流傳

闢謠:

首先小兵兵要跟大家說,這個謠言是從對岸那邊傳過來的。

2017年俄羅斯交付了中國4架蘇-35戰鬥機,當時俄方曾明確表示,絕不會在不採取任何專利(法律)保護和實際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將Su-35出售給中國。

而某臺媒卻將這種表態曲解成了“焊死發動機”。

▲ 臺灣某媒體嘲諷:俄羅斯為防止中國大陸山寨,將蘇-35上的發動機焊死

而這個謠言之所以能讓很多人信以為真,自然是Su-35上裝配的AL-41發動機。

這是目前最為先進的三元向量推力發動機,其技術如果可以被應用到中國主力機種上,將大幅提高我們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人最怕的是啥?

就是賣給中國後被逆向工程,從而失去這個大客戶,甚至被兔子搶了市場,給發動機做防拆封裝貌似也合理。

自然就沒什麼人懷疑這則謠言的真實性。

▲ “土星”AL-41F向量推發動機

但是小兵兵要告訴大家,發動機不可能真正“焊死”,因為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拆下來進行大修保養。

焊死發動機?請灣灣不要侮辱俄羅斯的智商,人家比你聰明多了。

俄羅斯採取的預防措施,遠比大家想象的嚴密和高階。

▲ 正在裝配中的Su-35戰鬥機,這兩朵鐵菊對我們來說,是最值錢的東西

首先,雙方的購機合同中,明確規定了俄方專利技術必須受到保護,兔子對發動機進行拆解維修甚至更換零部件時,必須有俄方人員在場協(監)助(督)。

胖兵尋思著,合同中應該還有高額違約金的條款存在。

▲ 資料圖:在俄羅斯技術人員的全程指導下,印度尼西亞工作人員,對蘇-30MK2戰鬥機展開維修工作

此外,所有的配套零件和檢修工具,都必須從俄羅斯打包購買,由俄方提供技術支援。

這樣一來就等於提高了中方的維護和使用成本,俄方技術人員的駐留也有更加體面和充分的理由。

兔子要想攤薄這個成本,就必須提高購買數量和使用時間,相當於附加值保護。

▲ 郝井文駕駛的Su-35。由於俄方沒有供應資料鏈,我們只能自己走線上資料機

最重要的是,技術上雖然無法避免拆卸發動機,但Su-35和之前的型號相比,最為先進的部分並不是硬體,而是飛火推一體化數字控制系統。

這套系統可以將飛控和向量能力完美結合在一起,發揮出三元向量推力的真正威力,也是超機動性的靈魂所在。

▲ 蘇-35的向量機動:“這是什麼?”“飛碟”

然鵝……這套系統由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加密,而且這個電子密匙的程式碼不可能被破解,因為它的編碼方式只有俄方手上才有,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怎麼工作的。

而發動機每次大修後,都需要用到這個電子密匙,否則即便你能夠自己拆裝修理也無法正常使用,需要俄方技術人員使用他們自己的電腦來除錯。

▲ 如果沒有全許可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這套飛火推三元向量就是擺設

總而言之,人家俄羅斯並不像謠言中那樣,將“發動機焊死”,而是採用了更高階的“防山寨”措施。

2、殲-10“抄襲”了以色列“獅”式戰鬥機

殲10抄襲的這則謠言,比前面“發動機焊死”的謠言流傳更加廣泛。

謠言本體:

以色列專家團於1986年來到四川成都,頂著美國人的壓力,以“極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向中國提供了“獅”式戰鬥機的氣動設計、數字建模和雷達技術。

▲ 某網友還把二者三檢視放一起,看起來說服力很強

闢謠:

實際情況是,1980年啟動的IAI Lavi專案(“獅”式戰鬥機的工程代號),的確是以色列力圖打造中國產空軍的產物之一,其設計目標瞄準美國F-16的水準,但因經費問題於1987年被內閣通過投票給斃掉了。

▲ 保留下來的“獅”式戰鬥機

但小兵兵要說的是,中國1964年立項研究的殲-9截擊機,就計劃使用了鴨翼+三角翼的設計方案。

比以色列1980年啟動的IAI Lavi專案早得多,從時間上來說,誰抄誰還不一定呢。

▲ 殲-10的思想源頭——殲-9(模擬圖)

雖然殲-9最後沒能修成正果,但積累了大量設計經驗,當時光風洞實驗的技術資料就寫了十幾本,給日後殲-10的研製做了充分儲備。

▲ 殲-9驗證模型

至於腹部進氣道,你要說殲-10抄了Lavi,那Lavi是不是抄了F-16?

貌似後兩者的相似度才更高吧?

而說到抄襲,以色列於1975年服役的IAI Kfir C2/C7“幼獅”戰鬥機,可是法國Phantom5MA的仿製型。

1967年法國對以色列實施禁運後,摩薩德通過間諜手段才完善了工程藍圖,算是靠竊取上位的設計。

所以說,無論從時間、外形、還是實際行動來看,竊取抄襲的帽子,扣以色列自己腦袋上還差不多。

▲ 以色列IAI Kfir C2/C7“幼獅”戰鬥機

闢完兩個技術含量相對較高,下面再闢幾個傳播範圍爆表的“土味謠言”。

1、萬能的95式步槍

謠言本體:

中國口徑5.8毫米的95式步槍,可以發射美國5.56毫米步槍彈。

▲有些人還會給你看這張圖,並信誓旦旦地說,從彈匣和鋼印來看,“95步槍”可以使用5.56毫米子彈

闢謠:

長得像95式步槍,而且可以使用5.56毫米子彈的槍確實存在,但那不是95式步槍,而是97式突擊步槍,是從95式步槍衍生而來出口型,嚴格來講算是另外一把槍了。

而解放軍自用的95步槍,只能使用5.8毫米子彈。

因為兩種子彈的彈殼錐角度和斜肩位置不同,子彈無法在機匣內正確定位,且彈殼底緣直徑差了0.8毫米,彈徑長度也不一樣,連槍機都無法閉鎖,因此無法通用。

▲ 美國5.56x45mm步槍彈(左),俄羅斯5.45X39mm步槍彈(中),中國5.8x42mm步槍彈(右),不同的子彈,根本就塞不到同一個機匣內

2、子彈無法在太空和水下發射

謠言本體:

子彈發射需要氧氣,太空和水下沒有氧氣,所以不能發射。

闢謠:

子彈內部的硝化纖維(亦稱火棉)本身就含有氧化劑,即便在完全真空或浸水環境裡也可以正常發射。

其實,這個謠言本身就有漏洞,彈殼和彈頭本身就是密封好的,即便是周圍有氧氣,內部的發射藥也接觸不到(#滑稽)

▲ 水下也能開槍的AK

3、黃埔軍校是世界四大軍校之一

世界四大軍校這個說法,民間流傳是國防部定義的,然而它本身就是謠傳,某百科的引證材料也並非來自國防部,敘述有明顯誤導。

▲ 某家號現狀,這類謠言滿天飛

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民族情感驅動使然,畢竟在那個時期,中國只有黃埔軍校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這兩所比較突出的軍事院校。

但對於那個時代的中國軍隊來說,日本的陸軍士官學校仍是最頂級的軍事學歷,保定次之而黃埔更次,所以素有“黃埔學保定,保定學陸士”的說法。

至於世界軍校排名也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國際上並沒有特別固定和公認的權威排名。

▲ 黃埔軍校舊址

4、美國軍校學習《孫子兵法》

謠言本體:

《孫子兵法》是西點軍校的必修課,還得到某教授證實。

▲某“人生導師”稱,兩位講“領導力”和“市場營銷”的教授,證實《孫子兵法》是西點軍校必修課

《孫子兵法》的英文譯名為《The Art of War》——戰爭藝術。

作為古代中國的戰爭智慧,這本書在西方的確有不俗的影響力,最早由法國傳教士,讓·約瑟夫·瑪麗·阿米特,在乾隆年間翻譯為法文出版,英文版則是20世紀初由英國人埃弗拉德·卡思羅普翻譯。

▲ 第一個將孫子兵法翻譯成外文的外國人、法國傳教士讓·阿米特

然而西點軍校將其作為必修課,就是國內個別人有心利用了。(比如賣自己的“營銷課”)

西點軍校圖書館、軍事歷史學家阿倫表示,《孫子兵法》是一本研究軍事歷史的參考書,只有5%左右的西點學生讀過。

▲ 英文版《孫子兵法》袖珍本

此外,美國海軍陸戰隊專業閱讀計劃中也建議軍事情報人員閱讀它,但並非必修。

5、頭盔不能防彈

謠言本體:

軍用頭盔的主要作用,是抵擋碎彈片和飛濺物,偶爾還能隨緣一兩發角度詭吊的子彈。

▲ 不能防彈,那你告訴我這是什麼情況?

闢謠:

嚴格來講,決定頭盔能否防彈的因素有距離、速度、射角和彈種,雖然無法抵擋步槍彈,但說它完全無法防彈也不夠客觀。

隨著複合材料的應用,現代頭盔的防彈效能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在一定距離上直接擋住手槍子彈的直射。

▲ 我軍芳綸頭盔經受5米直射測式

6、二戰時期的德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突擊步槍

謠言本體:

德國的stg44是世界上第一種突擊步槍。

▲ 二戰期間使用stg44的德國士兵

闢謠:

二戰時,各參戰國主要裝備栓動式步槍、半自動和衝鋒槍,德國的stg44的確是一股清流。

然而,最早發明並使用中間型威力彈,同時解決步槍射速慢、衝鋒槍射程短的卻是法國人。

由角鬥士工廠生產的利貝羅勒1918步槍,採用改良後的.351英寸溫徹斯特彈和25發彈匣,是為突擊步槍的開山之作。

▲ Ribeyrolles 1918 突擊步槍

同樣在一戰中誕生的,俄羅斯費德洛夫自動步槍,因為使用了6.5毫米全尺寸有阪步槍彈,與這項殊榮失之交臂。

7、AK-47抄襲

謠言本體:

AK-47抄襲了stg44。

▲ 相信這個謠言得人很直接,直接點出AK47的爸爸是STG44

闢謠:

這個謠言也是找爹黨最喜歡的題材型別,理由就是長得像。

然而這兩支步槍的機匣結構和閉鎖方式完全不同,stg44是偏移閉鎖,而AK-47為旋轉閉鎖,完全就是兩支槍。

▲ 最重要的是,AK-47(上)和stg-44(下)長得也不像……

8、中國用鋼子彈,因為更厲害

謠言本體:

只有中國才能造鋼子彈,威力比外國的黃銅彈更大。

▲ 震驚:全世界只有中國用鋼子彈!真相令人心酸!

闢謠:

首先這則謠言中提到的鋼子彈,應該是鋼殼彈。

而蘇聯、法國、德國都大量使用過鋼殼彈,甚至法國的法瑪斯只能使用鋼殼彈。

彈頭方面,黃銅彈頭的威力不一定比鋼彈頭大,反而是鋼錐組合鉛芯的彈頭結構,在侵徹力和殺傷擴散能力上,被更多國家所接受。

所以關於這則謠言,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黃銅製成的彈殼在抽殼時更順滑,但中國為了批量生產,採用了更經濟使用的方法,覆銅。

▲ DBP10型5.8毫米步槍彈,採用黃銅彈頭被甲設計

不知道有多少網友,被這10個謠言中的哪個忽悠過呢?

如果有也沒關係,這不是還有我小兵兵嘛。

一萬期的長征路,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呢!

(諸葛兵)

最新評論
  • 1 #

    殲二零是五代機,這個怎麼沒人闢謠?

  • 2 #

    武器裝備知識該普及一下了。否則,半瓶子醋總晃盪。

  • 3 #

    蘇-35的交易折射出中俄同床異夢,另類的第二次國共合作。

  • 4 #

    俄羅斯不是什麼好友?

  • 5 #

    俄羅斯也夠尷尬的!以前把蘇-27當寶貝,現在又換成了蘇35,想買的他不敢賣,想賣的我們又看不上!大型運輸機,轟炸機,我們都要,特別是大推力發動機!海上沒我們想要的東西,天上也不多了!

  • 6 #

    兔子對發動機進行拆解維修……好個兔子???

  • 7 #

    可以飛到另一個機場,就說機械故障,飛機失蹤了

  • 8 #

    小兵兵的一萬期長征路!我幾乎每天都看的。

  • 9 #

    天上不會掉餡餅,加油,我偉大的祖國

  • 10 #

    飛機發動機是最需要維護和更換的,不可能焊死。

  • 11 #

    做人做到這種地步,像防賊一樣,真的無言以對。

  • 12 #

    我們非專業人士,在不懂的情況下,儘量不要說些非專業的活,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謠言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人類頭號王牌飛行員,四年擊落4個半空軍師,卻在湖南長沙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