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宣告:本文並非新聞內容,望周知)

提起中國科技前沿的領先技術,航空母艦必不可少。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艦體擁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於右側的艦島,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給它提供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負責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端打擊。航母的出現,將現代海戰由視距戰爭向超視距作戰轉變,由平面化戰爭推向立體化戰爭推進,對世界海軍的發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現代航空母艦是高科技的產物,以艦載作戰飛機為主要武器,並整合通訊、情報、作戰資訊、反潛反導裝置及後勤保障為一體的大型海上戰鬥機移動基地平臺。

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對敵軍施加軍事壓力,還能脫離當地的機場情況進行作戰。航空母艦已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為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中國海疆遼闊,為了更好地維護我們的海上權益,航母不可或缺!“瓦良格”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賣到中國的,但是因為當時的瓦良格只完工7成左右,再加上在海水裡泡了許久,想要復原極為困難。儘管如此,這艘航母對於處於“小白”狀態的中國來說,可謂如獲至寶。

為了中國的航母發展,眾多科學家和學者殫精竭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比如令人尊敬的殲15之父羅陽!羅陽是殲-15的研製現場總指揮、航空工業沈飛的董事長、總經理,自從他開始投入航母研製工作,他的工作節奏變成了“711”,每週幹7天,每天干11個小時。為了讓中國的戰機早日翱翔於中華民族的之上,在任務最後衝刺的1個月,他也跟著衝到了極限,工作節奏成了“720”——每天工作達到20個小時。因為長期做這樣高強度的腦力體力活,沒日沒夜,他積勞成疾,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那一年他年僅51歲。

羅陽,1961年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從小接受“報國”“忠誠”“奉獻”等字眼的感染和薰陶,不知不覺中,這些詞就深深融入了他的思想。高中畢業後,羅陽如願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在大學的課堂上,他第一次從教授口中聽到“航母”與“艦載機”:“如果把航母編隊比作一名武士的話,艦載戰鬥機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劍。”教授的這一形象比喻,使他更加堅定了“航空報國”的理想。2007年,年富力強、雄心壯志的羅陽,成為了沈飛公司的“掌門人”。

上任伊始,羅陽表示:“航空報國是使命,不是口號,我對自己的要求是8個字——恪盡職守,不負重託。”在他擔任沈飛“掌門人”的5年裡,一度實現了5個型號首飛。2012年1月,羅陽擔任艦載機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奮戰在研製現場、試驗一線。工作很辛苦,但是他的心是飽滿的,是愉悅的,因為他做著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當然,羅陽跟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孩子一樣,他對家人,尤其是母親,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因為工作需要高度保密,羅陽的母親在兒子去世以後才得知,他竟然參與了殲15艦載機這一國之利器的研製。11月24日,殲-15從空中俯衝急下,穩穩當當地停在了航母“遼寧艦”上。這一刻,中國艦載機成功起降,幾代航空人的夢想終於圓滿實現。結束後,羅陽面色淡然,與同事一一握手,談笑自若。但是,在離開後不久,他就捂住劇痛的胸口,倒了下來。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這就是美軍害怕俄羅斯唯一航空母艦的理由?是對俄羅斯海軍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