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反潛一直是中國海軍的一個"心病",由於中國長期處於近海的防禦狀態,實際上對於攻勢反潛沒有太大的需求,這也導致海航在沒有急迫的需求的情況下,沒有徹底的在反潛直升機上下功夫。當然了,這並不是說海航完全沒動作,早年的直-9C、黑豹,還有超黃蜂都可以看做是海航在反潛直升機上的努力,但是這些機型無奈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不是太小裝不上好裝置,就是太大驅護艦裝不動。

伴隨海軍發展方向的調整,海軍的活動範圍勢必大大的擴充套件,尤其是有了航母編隊以後,反潛兵力跟不上絕對是一大麻煩,到時候防空能力再強也不夠用,總不能全部用垂髮射反潛導彈吧。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我們現在不是有直18和直20了嗎?還都是比較新的反潛機型,應該夠用了吧。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目前反潛機的現狀,直18是直8F改的,原型是法國的超黃蜂,本來這款機型作為反潛機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原本是運輸型號出生,機艙寬闊,很方便放置各種反潛分析用電子裝置,也有足夠的載荷放置反潛魚雷、浮標以及吊放聲吶。但是直18最大的問題就是上文我們所提到的:大的太大,其13噸的重量,加上臃腫的體型,導致一般的驅護艦完全放不下。即便055這樣的艦能夠承受,但是大家都知道,萬噸級驅逐艦怎麼可能就放一架反潛機呢?重量小一點,放兩架的反潛戰鬥力可不是增加50%這麼簡單了。

目前直18的體型暫時只有中國產遼寧號航母在使用,而且可以說這也是不是最佳選擇,只是沒辦法的,畢竟卡28的電子裝置太老舊了,就算作戰範圍能有100公里那也不能用,所以直18只能說勉強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當然直20是比較不錯的,其10噸的平臺是按照美式標準設計的,事實證明一般驅護用10噸級的直升機平臺在戰術上是最為靈活的。目前來看直20至少已經達到了SH-60"海鷹"的戰鬥力,後續這個平臺潛力很大,隨著各種反潛、攻潛裝置武器的升級,反潛作戰能力還能進一步挖掘。但是直20的體型明顯較之前的中國產反潛機更大,這樣很多早期的052C/D驅逐艦,還有各種054A型,以前的老051C/052B等各種實驗性質的俄式神盾就很難搭載了,而後期的艦艇都是按照卡-28設計的機庫,問題不算太大。這就是目前直20的現況,新艦肯定沒問題,比如後期的052D改進型,075兩棲攻擊艦,甚至是航母都可以,但是前期的怎麼辦呢?要是當年早點搞出來可以省多少麻煩啊。

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款中法合作的直升機了,這就是AC352,又稱為"直15",這是中航直升機所和哈飛聯合法國空客搞出的一款7噸級直升機,比直20更小,但是比直9更大,填補一箇中間的的空白。如果一旦直15能夠上艦,那麼必然能彌補直9太小帶不上大重量電子裝置的問題,又能夠解決直20太大放不進機庫的尷尬,可謂是非常完美的選項了。

這型飛機2015年已經在法國馬賽和哈爾濱分別首飛成功,目前還沒有軍用型號,大膽設想一下,未來如果直15能成為另一種輕型反潛機,可以直接放棄直18平臺(或少量配給航母和兩棲艦),而驅護則全部改用直20+直15的組合,不知道大家認為如何呢?

最新評論
  • 1 #

    直15是合資民用機。如果要將其改為軍用必須實現完全中國產化,而且相關設計指標必須完成“民轉軍”的升級,其實難度並不低。

  • 2 #

    直15適合上052d,054a,直20可以上052e,055。直18上航母,上兩舾攻擊艦。。。。趕緊把直9淘汰了。

  • 3 #

    十五從一開始就定位是民用機樣

  • 4 #

    15用不了產權問題只能民用

  • 5 #

    直九做救援和臨時搜救,上無人直升機做反潛在052C/D上,壓縮結構重量增加攜彈量

  • 6 #

    你覺得中國會為這批老艦專門搞一款反潛直升機?腦子怎麼想的。

  • 7 #

    改機庫比新研發一型反潛機方便也省錢

  • 8 #

    直18上遼寧艦隻為了反潛?整篇文章都在胡思亂想

  • 9 #

    歐洲EH 101用在中型艦艇上,你怎麼看?

  • 10 #

    這飛機不是沒訊息了嗎

  • 11 #

    直15不可能參軍的,中國軍隊不可能用西方國家合作的產品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四十載篳路藍縷曲折前行,太行系列發動機發展過程中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