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冷戰時期,蘇聯用主戰坦克製造的“鋼鐵洪流”令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是芒刺在背,因此想盡辦法發展各種反坦克裝甲武器予以對抗;其實,蘇聯何對不是對西方的坦克突擊群同樣感到深深忌憚,也是窮極一切手段進行反制,即使到了俄羅斯時代,也是毫不鬆懈。俄羅斯Dahir Insaat新概念公司為此推出新型反坦克武器理念,讓人是耳目一新了。

在Dahir Insaat新概念公司的設想中,新型反坦克武器不應該是侷限在一人一彈等常規方式,而是機動、叢集、可控和覆蓋,新型反坦克武器可多單元裝備在象皮卡這樣的小型車輛上。

​小型車輛經過偽裝後不易被對手偵察手段識別,而且可靈活機動部署甚至是在交通樞紐和關鍵節點提前預設,一旦需要能迅速投入作戰。

​新型反坦克武器的發射裝置以及發射方式就像是常見的火箭炮那樣,能在短時間內投射大量的新型反坦克無人機。

​新型反坦克無人機是新型反坦克武器的靈魂,它們外表雖然看起來與火箭彈相似,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它由感測器、動力裝置、微型導彈組成。

​當新型反坦克無人機升空至一定高度後,展開多軸旋翼並調轉彈體形成90度垂直狀態並開始組網。

​這些密密麻麻的新型反坦克無人機組網後就像在空中佈下“劍陣”,時刻準備著向對手地面坦克裝甲突擊群斬落。

​新型反坦克無人機組網的密度,可根據對手地面突擊群的規模來調整,運用十分靈活。

​地面控制人員依靠資訊化的人機互動終端,對空中待機的新型反坦克無人機組群進行視覺化遙控。

​控制方式也是極為簡單,在視覺化介面,只需要像點選單那樣手指戳戳選中目標即可,視野之中的目標一旦選中,它們的命運就被註定。

​選定目標後即可下達攻擊指令,新型反坦克無人機向目標發射大量的微型導彈。

​攻擊過程可以說製作的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當微型導彈群拖著長長的尾煙撲向地面目標的時候,簡直就像是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

​隨著科技的發展,導彈的體積已經能做到相當的迷你化,而且感測器的靈敏也很高、高能裝藥的破壞力也令人刮目相看,脆弱的坦克頂部以及感測器,扛不住微型導彈的打擊。

瞬間,對手的地面坦克裝甲突擊群就成了一片火海。

​有軍事專家認為,如果這種方式能實用化,將對地面重灌突擊群帶來極大的威脅。

​也有反對的一方認為,伴隨地面重灌突擊群的防空力量不是吃乾飯的,如果防空密度也夠的話,這種反坦克手段就難以奏效。當然,關於矛和盾究竟誰更厲害,可能永遠也沒有最正確答案。這種方式,也的確是給了一個新的反坦克思路,有條件的技術大國可以嘗試嘗試。

最新評論
  • 1 #

    跟隨坦克叢集作戰的機動防空速射機炮表示這東西一梭子下去打下來一大片。還有那個叢集無人機,固然有他的用處,但是沒你們想的那麼大,再過十年八年的鐳射武器成熟了這些武器都是弟弟了。

  • 2 #

    向高空發射一枚電磁干擾蛋,能破解嗎

  • 3 #

    無人機的懸停時間多長

  • 4 #

    新型反坦克無人機升空至一定高度後,展開多軸旋翼並調轉彈體形成90度垂直狀態並開始組網。

  • 5 #

    立體,這玩意早被地空導彈幹了除非發射後直接攻擊

  • 6 #

    看過電影 天使陷落!無人機那場襲擊總統和這麼多特工精彩。

  • 7 #

    現在很少有裝甲部隊還帶著防空力量一起出動的。這種新概念具有偽裝的突然性,我看也許可行。打的就是偷襲概念。

  • 8 #

    無人機導彈做小了威力不夠,做大了數量不足。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為啥每個偷偷研製核武器的國家,都會被五常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