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

今天的主角是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

這玩意在別的地方是看不見的,只有庫賓卡博物館和聖彼得堡東宮博物館還有2輛,堪稱絕版裝甲車。

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嚴格來說是裝甲汽車,誕生於一戰之前的1915年。

在日俄戰爭期間,沙俄使用重機槍重創了日軍,當然自己也曾被日軍的重機槍血洗。

此時,沙俄軍事高層開始意識到裝甲車的重要性。

士兵都是肉體凡胎,即便1000人衝鋒也會被重機槍掃射的乾乾淨淨,人海衝鋒毫無意義。

而裝甲車是對抗敵人重機槍的攻堅利器,必須給予重視。

在1905年,沙俄就發明了第一款裝甲汽車,僅僅是簡單的汽車上蒙上鋼板而已。

一戰爆發以後,沙俄軍隊再次被德軍重機槍胖揍,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裝甲汽車。

在1915年,沙俄從英國奧斯丁汽車廠購買了一種裝甲汽車。

它採用當時先進的中型卡車底盤,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可以適應沙俄惡劣的作戰環境。

這就是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

沙俄引進了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很快開始自產,一共生產了200輛左右。

裝甲車重量為5噸左右,使用5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公路最大時速為50公里,成員4到5人。

裝甲車有8毫米的鋼板,可以遠距離抵抗機槍的掃射。

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很容易辨認,在於它有2個機槍炮塔,分別裝有1挺英國維克斯7.7毫米機槍,火力較強。

裝甲車曾參加了一戰,但表現不佳。

這主要是裝甲車本質是一輛落後的汽車,沒有越野能力,只能沿著公路行駛。

而沙俄的公路實在太差了,導致裝甲車難以趕赴前線,只能在城市作為移動機槍碉堡使用,用處有限。

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在一戰後,經過多次改造,其一是作為領導人的裝甲汽車使用。

當時沙俄局勢非常亂,領導人很容易被暗殺。

而我們熟知的列寧,就有一輛奧斯丁.普奇洛夫裝甲車作為坐車。 1917年4月,列寧返回俄國後的第一次向工農群眾所作的即興演說,便是站在這種裝甲車上進行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裝甲車最大問題是越野能力太差。

即便是在公路行駛,尤其是冬天積雪的公路,裝甲車也是通行困難。

無奈下,車體前部和後部都裝有滾輪,以提高透過塹壕的能力。

到了冬季時,裝甲車被迫卸下前滾輪換上滑雪橇,以提高雪上通行能力。

它的造型頗為古怪,俄軍也稱它為“自動雪橇”。

23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海灣戰爭,美國給我們生動的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