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殲10與殲20都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殲10按照最新的國際戰機劃代標準屬於第四代中型戰機,而殲20則屬於第五代重型戰機。殲10無論是複雜程度還是科技含量均不及殲20,但是殲10戰機從1984年立項到2004年服役,研發時間足足用了20年時間,反觀殲20從2008年正式立項到2017年服役,僅用了9年時間。

殲20為何研發進度比殲10快那麼多?其中的真相令人歎服!殲10與殲20都是由成飛研發的,在研發殲10時,成飛為了讓殲10效能趕上當時的F16、蘇27等先進戰機,大膽的為殲10運用了許多新型航空技術,按照國際上不成文的慣例,研發新型戰機時,新技術的使用量應該不超過30%,否則會極大降低新型戰機的研發成功率,然而成飛研發殲10時,新技術的使用率直接達到了60%,也就是說有60%的技術之前從未在殲7、殲8上運用,極大的增加了研發難度。

成飛在殲10上首次運用的新技術有:靜不穩定氣動佈局、電傳飛控系統、綜合化航電火控系統、全動式鴨翼、手不離杆操控系統、翼身融合設計等,這些技術當時國內都是一片空白,都需要從頭開始研發,成倍增加了殲10的研發週期。不過殲10完成研發後,技術性能相比殲7、殲8跨越了一大步,讓中國具備了研發五代機的實力。

到了研發殲20時,殲20上許多技術都在殲10上得到了應用,殲20的新技術使用量反而不如殲10多,比如殲20使用的DIS進氣道技術在梟龍戰機上已經得到驗證、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殲10C與殲16專案上已經開始研發,並且成飛通過研發殲10,已經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航空科技人才,研發殲20時更加有條不紊,整個專案比較順利。

殲20研發時間比殲10短,並不代表其研發過程偷空減料了,而是成飛通過研發殲10已經打下了比較紮實的技術底子,研發殲20時自身的技術起點就非常高,在研發殲20時許多技術都已經提前突破了,整個殲20專案一蹴而就。可以說沒有殲10、梟龍這些戰機,殲20的研發時間絕對不會那麼短。

最新評論
  • 1 #

    殲十,以前,中國只有二代機技術,相當於一個小學生要參加高考。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殲十研發非常困難,也正因為如此,鍛煉出很多人才。有了人才,配合經濟發展帶來的軍費提高,以及世界工廠,帶來的基礎技術提高。殲二十,其實要容易一些。這算是,厚積薄發吧。殲十就是積累的過程。

  • 2 #

    我花了一年多學程式設計,用php寫了個小網站,做第二個網站時只用了半年,而且功能更多,效果更好。現在,即使有些功能沒寫過,但是一看就知道原理是什麼。估計是一個道理吧。

  • 3 #

    只要搞明白空氣動力學,設計飛機就簡單許多,前蘇聯幾個設計局,幾年出一批新飛機,吃透技術就不復雜

  • 4 #

    沒有殲10的20年,殲20也不會只用9年,經驗和基礎已經打好了

  • 5 #

    原子彈,氫彈研發多少年,這就是區別

  • 6 #

    立項和正式立項,有天壤之別!

  • 7 #

    殲十要是雙發的重型就好了

  • 8 #

    這道理很簡單,女人生第一個孩子,需要大約25年,可是,生第二個孩子,最快只需要1年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東風26的獨特技術:能讓彈頭“打水漂”已用於出口型號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