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這幾天新聞始終在播報,中國股市又是大手筆的引入社保資金,人社部還非常鏗鏘有力的表示,已經有近8000億地方養老金已到賬並開始投資。

於是,市場上又一次歡呼,就像某大證券又表示,社保這次大手筆入市是重大利好,儘管近幾日指數震盪調整,但北上資金不斷呈現淨流入狀態,10月以來,累計超200多億。弱勢震盪行情下需要不僅僅是關注優質資產、重視業績,更重要的是堅信A股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當下就是要選好賽道,做好長跑的準備。

一句漂亮的冠冕堂皇的話,又出現,堅信A股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請問長期到底是多久?是5年,還是十年,百年?這句話,在很多時候經常被用到,就像中國經濟長期是向好的,是穩定的。可是人活百年,差不多幾代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而作為中國身負重任的社保資金,在近幾年被金融集團既得利益者反覆忽悠下,大規模的入市。明明知道,中國股市很難給社保資金帶來收益,近幾年投資社保的收益,連定存利息都跑不過,就更別提跑過CPI。

說得更直接一點,社保資金進場就像一塊大肥豬,所有的機構都想啃這塊肉,看看現在的成交量,還有多少散戶和外資在市場上參與股市,實在是看不到資金來股市,像這麼大手筆資金來到股市,也就成為了各大機構的重要蛋糕。想象一下,這麼龐大的資金,券商又收到多少佣金,基金公司又收到龐大基金管理費,作為博弈的重要物件,社保資金就像笨重的大象,帶著各種鐐銬在跳舞,因為它的投資理念被固化在長期投資思維上,而沒有像一些靈活的私募或國外資金那樣採取波段獲利,就成為了外資和內資各大機構的盤中餐。

中國股市在本質上是根本不適合長期投資,只適合波段投機操作,由於長期沒有任何硬性分紅機制,沒有對衝交易機制,更沒有靈活的交易策略可用,這也是中國基金長期收益都非常差,常年輸給CPI和銀行定存利息的根本原因。社保資金的管理長期處於不透明的狀態,也沒有硬性連帶責任機制,虧了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基金經理照樣拿高薪,基金公司照樣拿管理費。

社保基金的特殊性就在於其不是具體的個人和企業,而是國家單位代理人,也就是說虧了算國家的,賺了算個人的,沒有強制性舉措。我們怎麼能指望社保基金賺錢養老,扣除各種費用,幾乎看不到超額收益,更別提養老,保本都難。

根據中國經濟發展與股市密切的關係,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已經不可能,這已經達成共識,從上至下,都有這個意識。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股市也就沒有可能再有輝煌創新高的可能,這個邏輯鏈條基本沒有錯。而很多所謂專業機構和專家卻完全背離的常識來拔高中國股市上漲空間,甚至編造未來中國有大牛市的機會。

經濟越成熟,社會越發展,股市與經濟相關度越高,經濟沒有巔峰,股市就沒有巔峰。再說中國股市放眼望去,有幾家上市公司,能輕易超越過去輝煌的利潤,就拿權重股,四大行、兩桶油誰的業績超過前10年。更別說,買了48元上市的中石油,現在才6元不到,長期投資的價值在哪裡?高估值上市的公司,是中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典型特徵,也就是說剛上市就透支了未來所有可能盈利能力。

現在,我們天天說擴大對外金融開放,引進外資,可是喊破喉嚨,也沒有多少外資入場。能來中國股市的外資都是不入流的機構,國際知名對衝基金,也只在外圍給你唱唱多,真金白銀還是停留在歐美髮達股市。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股市缺的東西太多,靠社保資金一個人頂著,可能會成為最大的炮灰。

截至當前,在已披露了三季報的400家上市公司中,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現身71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榜,新進9只,持股比例增加的30只。險資共現身40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榜,新進5只,持股比例增加的7只。

筆者仔細看了一下,社保持股情況,絕大多數是主機板上市公司,也就是一些傳統制造業最為集中,而這些上市公司業績至今都不太可能超過其過去的歷史。今年中國股市有一波上漲,但是社保資金至今也沒有撤出,而是不斷加倉,也就是說現在的3000點附近成本。短期看起來,不少社保資金是有很大的獲利,但是長期來看基本都是處於明顯的高位,未來被深套是大概率事件。

當前中國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合計規模超過20萬億,我們用一個邏輯常識來分析,它到底有沒有可能賺錢。

首先,中國股市依然不成熟,沒有像美國的長期現金分紅,而且是大手筆的。就像巴菲特買麥當勞的股票,拿著幾十年,靠分紅都賺翻倍,即使最後股價跌回去了,都沒有關係。而中國至今,沒有這種可能性,這就讓中國社保資金長期獲利成為空中樓閣,有誰能保證每隻股票長期上漲。

其次,中國股市依然是零和博弈的市場,靠賺取差價。中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散戶、社保基金等都是一群狼,機構博弈,散戶博弈,而其中最大一批資金就是散戶,現在散戶參與度越來越低。按照規模來說,如果社保基金各大機構賺錢,就是賺散戶的錢,沒有散戶就只能賺彼此的錢,所有機構都沒有社保資金規模大,就根本賺不到誰的錢。而中國引進外資入場股市,至少在未來10年內難以實現,賺外資的錢幾乎就等於零,況且外資不是傻子。

最後,看看中國股市歷史遺留問題,至今沒有任何改變,依然是一個政策市。政策市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政策效應遞減,中國股市對政策的敏感度越來越低,作用越來越弱,通過靠政策刺激賺錢越來越難。而中國在貨幣政策週期上,也不再是長期寬鬆,是收緊偏中性的狀態。在過往的時候,中國金融機構都是在獲取國家政策資訊上擁有優勢,可是當散戶慢慢退出市場,外資不願進場,就剩下一群內資機構博弈,就沒有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內資金融機構的資金遠遠沒有社保資金規模大。剩下的就是,社保資金賺不到企業前景發展紅利的錢,又賺不到內資金融、散戶、外資的錢,還有什麼錢能給它賺?

中國社保資金,在中國股市賺錢,賺大錢,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就中國社保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連交易都沒做過的人,能賺大錢,真是異想天開。想象一下,世界級的投資大師,沒有一個不是實戰的高手,畢竟基金投資最重要的是實戰經驗,而不是理論知識,中國目前的基金經理都將基金視為自己的模擬盤操作,好與不好都有高薪拿。

最新評論
  • 1 #

    拿著大家的錢和大家賭?這社會除了賭還是賭。

  • 2 #

    強制分紅能解決諸多問題的,業績造假不可能,因為要真金白銀,好公司自然有長期資金入住,差公司就該被拋棄!

  • 3 #

    這個問題不用想,社保資金會輸嗎?你難道想贏社保資金?

  • 4 #

    黑天鵝:社保基金持有的大機構股票基金債券沒有了遊資款,社保基金才鉅額損失多了呢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不會用指標再好的指標也沒有用,最新最全最實用的指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