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今日,A股行情不溫不火,上證指數微跌0.05%,深證成指下跌0.03%,創業板指數下跌0.11%。滬深兩市總計成交3600多億元,足以見得市場做多情緒不強。

不過,北向資金近期來卻頻頻持續流入,做多中國資本市場。今日,北向資金淨流入15.37億元,已經連續6天淨流入了。

10月以來,短短8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共計淨流入超過140億元,本年以來更是超過2000億元大關,其中,滬股通淨流入900.75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104.25億元。

再此之前,6月、7月、8月、9月四個月,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分別達426.03億元、120.25億元、132.06億元、646.62億元。其中9月淨流入規模創單月曆史新高。

今年下半年,伴隨著持續淨流入,北向資金最新累計淨流入規模已達8404.94億元(截止10月16日收盤),歷史首次突破8400億元關口。

北向資金開啟買買買節奏,其佔A股成交比重也在穩步提升。

統計到上週,北上資金期間買賣總額1632.27億元,A股總成交額16159.38億元,北上資金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的比重大幅升至10.10%,創歷史新高。

從這個角度看,外資在A股的影響力越來越高。那麼,北向資金又重倉了哪些公司呢?

據Wind顯示,滬股通中,持股市值前10名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恆瑞醫藥、招商銀行、中國國旅、長江電力、海螺水泥、上海機場、伊利股份、海天味業,分別持有1176.7億元、706.6億元、437.7億元、361.9億元、228.2億元、223.1億元、215億元、200.5億元、192.8億元、175.7億元。

在深股通中,持股市值前10名分別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五糧液、平安銀行、海康威視、萬科A、洋河股份、愛爾眼科、雲南白藥、立訊精密,分別持有569.8億元、421.5億元、385.8億元、237.3億元、177.5億元、125.1億元、119億元、89.5億元、71.6億元、69.6億元。

滬股通加深股通,我們發現北上資金持有市值超過200億以上的個股一共有12只,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恆瑞醫藥、格力電器、五糧液、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國國旅、長江電力、海螺水泥、上海機場。

以上12只北向資金重倉股,均是中國的核心資產。今年以來,股價分別累計上漲110.45%、70.76%、57.88%、103.82%、86.09%、191.82%、56.03%、92.06%、75.75%、33.36%、63.7%、60.54%。

其中,表現最差的長江電力,也上漲了16.93%,表現最好的是五糧液和貴州茅臺,分別上漲160.56%、103.53%。連超1.6萬億的大塊頭——平安也暴漲近70%。

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看,我們會發現以上優質核心龍頭的股價圍繞著自身成長不斷創下新高。

1、貴州茅臺:2001年年底市值為92.5億,淨利潤為3.28億;2017年年底的市值為8762億,淨利潤為271億。其中市值增長94倍,而淨利潤增長82倍。

2、格力電器:1996年年底市值為35.85億,淨利潤為1.6億,2017年年底的市值為2629億,淨利潤為224億。其中市值增長73倍,淨利潤增長140倍。

3、恆瑞醫藥:2000年年底市值為40億,淨利潤為0.65億;2017年年底市值為1951億,淨利潤為32.17億,其中市值增長48倍,淨利潤增長49倍。

4、愛爾眼科:2009年年底市值為65億,淨利潤為0.92億;2017年年底市值為487億,淨利潤為7.43億,其中市值增長7.5倍,淨利潤增長8倍。

5、海康威視:2010年年底市值為471.5億,淨利潤為10.52億;2017年年底市值為3600億,淨利潤為94.11億,市值增長了約7.6倍,淨利潤增長了約9倍。

這些牛股,這麼多年還有許多分紅,另外還需要考慮市盈率的變化,但是你會發現,他們市值的增長與淨利潤的相關度是非常高的,決定企業長期市值變化的核心仍是盈利。而前述所提到的優質核心資產,他們的盈利能力非常強,特別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為首的龍頭企業。

總體來說,北向資金長遠眼光非常獨到,幫我們散戶選出了這些優質龍頭。外資敢重倉,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來說,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佈局一定的倉位,又有何不敢的呢?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前三季度淨利預下滑74.88%,鞍鋼股份淨利降速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