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一、盤後閒聊

今日早盤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午盤開始,多數科技股開始暴跌,6%到10%,漲停板翻綠的不在其數。科技股整體調整房地產、基建開始拉昇,市場行情的演變即將進入一波波上漲板塊的切換,要想抓住這個規律,我們先要搞懂背後邏輯。

先看下指數層面吧,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83%,深證成指跌3.02%,創業板指跌4.66%。指數早盤分化,午後集體震盪走弱,創業板指跌近5%,滬指跌近1%。科技股成殺跌主力軍,半導體、中國產軟體、OLED等大幅走弱,僅水泥、基建等權重股較為強勢。個股跌多漲少,跌停90餘家,市場氛圍轉冷。

那麼,相信有不少投資者就會思考一個問題了,科技股暴跌 成這樣了,他還是不是主線?如果是主線是否可以選擇補倉或者低位做T?如果主線切換,還有哪幾個板塊可以關注?

二、觀點驗證,高位股回撥,低位基建補漲

永遠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今日是開年以來除了首個交易日的真正大調整,前期高位題材熱點幾乎全線回落,昨日雖然深V反拉,但從市場情緒可看出今天的回撥或許是可以規避的。主線科技幾個熱點:晶片及半導體等上游材料、5G、中國產軟體、OLED面板、鉸鏈等迎來大幅調整。晶片板塊終結束16連陽受-7.8%大陰線。

科技股怎麼了?是不是受外圍影響?

影響不能說沒有,主要原因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瘋漲和追捧,多數科技股現在都比較貴,換句話說當前的估值可能說相較於行情是有點高的,那麼回撥不在今天也會在近期某個交易日。昨天的反拉有點像機構或者主力的自救,外資連續4個交易日的流出,留下來的一些便選擇了當前也是主線之一的具有低估值的基建這一塊,建築工程、房地產、水泥、鋼材、煤炭於是逆勢領漲。

三、基建為何能成為資金去處

首先,號稱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在科技股不斷追捧的時候就在默默埋伏大基建個股,比如中國建築,北向資金今年增持2.92億股,還有三一重工,海螺水泥,寶鋼股份,中國鐵建等,這些各大交易軟體都能看到。

第二點,疫情事件催化多地出臺政策為房企提供支援,主要緩解流動性。

第三點,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基建目前估值低,在有市場震盪預期的情況下擁有較強的安全邊際,短期各種流動性政策的出臺以對衝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目前上漲的動力來自估值修復。

四、科技股仍是今年主線,但連漲的行情可能不多

雖然說目前科技股價格比較高,但整體的趨勢並沒有變化。疫情衝擊後,市場的韌性進一步體現,之前筆者擔心的A股有的羊群效應並未出現,多數科技類基金於今年一季度發售建倉調倉,不僅我們小散,這次機構也一樣,認為科技成長是資產配置的首選,未來可能市場將以理性投資為主,資金在主線板塊間輪動將成為常態。

五、後市分析+預測

雖然今日A股出現恐慌性下跌,但筆者對後市仍舊充滿信心。

首先,流動性

眾所周知,本輪行情以流動性為基礎的,只要流動性沒問題,A股市場就一直維持活躍。最直觀的指標,A股連續6個交易日成交超萬億,其次我們一般看流動性,會去看Shibor、DR007的利率,圖就不放了,結論就是這兩指標在春節後持續下行,並處於低位震盪,表示市場資金面仍處於寬鬆的情況。

其次,22號重磅會議明確提出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政策或將要來了,並放出可能要降低基準存款利率的訊號。還有昨晚,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下調農、支小再貸利率0.25%;政策性銀行增加3000億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發放小微企業。

再次將準可能性或許加大。

最後談下險資、公募資金入場情況

開年不到兩月,中國人壽和太保人壽等四家險資上市,去年這個時候好像也就一家;公募基金頻繁出爆款,多數基金脫銷。

所以總而言之,無論從趨勢還是流動性還是險資這些方面,對市場都在釋放積極訊號,所以不要以行情的震盪調整就失去信心。當然還有一些外盤的風險事件,其實股市給我們大家的就是一種朦朧美,是一種零和遊戲,炒股,是一個長期發現和學習市場行為的過程,切不可心急。

祝投資順利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科技要反彈,基建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