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投資>


自顧比均線面世至今20餘年來,顧比均線越來越為國人熟知。看到這種現狀,戴先生應該會深感欣慰。國內對顧比均線的研究,成著於書的,主要有呂超、羅應傑的《貴金屬交易寶典》、魏強斌的《黃金高勝算交易》,這二者都是基於顧比均線的改良。

對比一下原版顧比跟國內改良版的顧比:週期上,戴若·顧比在他的4本原著中,對顧比均線的應用是在日線,主要是做趨勢;改良版主要應用在小時圖上,做的是波段。方法上,原版顧比的離場用的是倒數線,離場非常客觀;改良版用的是布林或KD,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貴金屬交易寶典》作者對顧比均線的看法是,它是一種趨勢管理工具甚於交易工具。顧比均線的優點跟缺點都相當明顯:優點是,在尋找進場點這方面非常優秀,可以做到進場即快速獲利;缺點是滯後嚴重,離場可以做到客觀但不夠完美,沒有加倉。

《黃金高勝算交易》一書中提出“勢、態、位”三位一體的原則,在小時圖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但無論《黃金高勝算交易》或《貴金屬交易寶典》,它們的改良均是用在1小時圖上。國內對顧比日線的深入研究暫未見於市場(或許是有,可能是本人讀書少),但日線的趨勢才應該是顧比均線應用的主戰場(每年2-3波,平均每波百元以上)。

一、顧比均線的核心是長、短期組之間的關係,等待均線聚合-發散之時進場。但如何定義發散?在跟圈友交流過程中,本胖發現有部分人對顧比均線聚合-發散的定義無法弄清楚,常常等到發散很久了,他才能反應過來。另外,日線發散之後,實際上,行情也已經走了一段。如何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本胖提出,當EMA15死叉EMA60時定義為做空的識別訊號,金叉為做多的識別訊號。這樣定義的理由有二:

1.長、短期組要想形成排列,必然是短期組最大的一根均線(15)穿越長期組最大的一根均線(60)。

2.相對於聚合-發散,15金叉、死叉60客觀、唯一、簡單。

二、識別訊號出現之後,再用節點進場,可以保證進場訊號的客觀、唯一。在少數極端行情中,也能避免虧損。

三、根據1992-2019年的資料,識別訊號在維加斯通道之上或之下,多或空的走勢會有所區別。因此,根據識別訊號跟維加斯通道的關係,定義不同的行情型別:高位、低位。高位、低位對加倉的影響最大。

四、歷史行情顯示,維加斯通道對K線有很強的支撐、阻力作用,因此可以將維加斯通道做為獨立的識別訊號。再具體考察這一訊號,本胖發現,長期組的方向在很大概率上決定了這一識別訊號的後市方向。這一模型,類似於《貴金屬交易寶典》中提到的4小時翻越——攔截模式。

五、EMA60對K線的支撐、阻力也很強。跟維加斯通道一樣,60可以做為加倉或補倉的訊號。

六、布林脫軌出場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抓住理想的出場點位。

七、最重要是加倉。在強勢行情中,EMA15對K線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在平倉了結之前,K線沒有收破15,中間出現的任何節點都能做為加倉機會。出於資金安全考量,本胖人為加了一條規定:只有當前一節點加倉有盈利後,後一節點加倉才進場,否則不加倉。

八、顧比均線走完多頭或空頭之後,到下一個空頭或多頭之前的這段時間,理論上會丟失很大的一段。針對這方面的缺陷,可以用1小時圖做波段來補充。這方面可以參考《貴金屬交易寶典》《黃金高勝算交易》和戴若.顧比的原著。

這一改良後的優點:第一、相對於原版,保留甚至增強了進場優勢。第二、增加了交易機會。第三、增加了加倉機會。第四、布林出場比倒數線出場點位更好。第五、節點的加入。

遺留的問題:多種訊號重疊時的處理。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本胖已經有了自己的方法,讀者也能根據歷史經驗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其實,系統的搭建並不難,只要花些時間去覆盤驗證,任何人都能搭建一套客觀、正收益的交易系統。當然,如果能利用現有的一套正收益的系統,在其上進行復盤、改良,會節約系統建設者的大量時間——前提是,你得花大量時間去學習、篩選一套正收益系統。

交易跟其它任何技藝一樣,沒有十年功,唱不好一臺戲。

  • 交易者的交易(一)
  • 「日記精選」一招鮮吃遍天,掌握這四種入場訣竅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