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1998年6月,中央正式決定停止實行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住宅建設市場化和住房消費貨幣化的新浪潮正式開啟。

那一年,22歲的姚勁波正在中國海洋大學,攻讀計算機應用及化學雙學位;比姚勁波大5歲的左暉,還在做保險代理,整天沒日沒夜地研讀保險公司的條款。

他們可能還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風起雲湧:伴隨著新房、二手房自由交易市場的熱潮,以港臺資本為代表的的中原地產、信義房屋正在房產中介市場低調潛行,而本土的中天置業、中大恆基則以攪局者的姿態野蠻擴張。

此後的二十年中,拓荒者劉益良、蔣飛崛起又倒下,孫宏斌倒下又爬起來,陳早春從上海殺到北京最後又離開、此間的多年裡,姚勁波和左暉一直像兩條平行的直線,沒有交集。

直到有一天,一個成了中國最大的房產中介頭子,一個掌舵著分類資訊領域的獨角獸,他們才相遇並開始了廝殺。

01

1996年,一個叫劉益良的男人,從河南北上北京,開設了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取名為中大恆基。他用兩年的時間,將中大恆基的門店從個位數發展到500多家,一度成為了京城最大的房產中介。

但那時,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京城房產中介的老大,其原名叫劉永學,改名的背後藏著一些他不為人知的過往。多年以前他在河南老家打獵時,與開飯館的老闆發生了摩擦,性格火爆的他朝天開槍以示威脅,在被警方通緝追拿的途中,又打死一名協警,因而被判了11年。

這樣一個草莽,他主導的房屋中介機構,註定不會走尋常路,市場規則在他們的眼裡淪為草芥,一蒙二騙、強買強賣構成了中大恆基野蠻生長的主要路徑。

這為中大恆基的結局埋下了伏筆,它後來的故事成為了中國房產中介發展史上為人唏噓的佐料。

劉益良踏上京城黃土地的時候,在港資公司幹了幾年中介的陳早春已經出來單幹了,他在上海的斯坦福老洋房屋機構早已經開張,這是一家主打租賃市場,主要服務於外國人等高階人群的房產中介公司。

在特區城市深圳,房產中介市場一片火熱。城中一座立交橋下,一間8平米的中介鋪子顯得並不起眼,他的主人叫蔣飛——一個來自四川,連高中都沒念完的屌絲青年。

但蔣飛頭腦靈活、膽子也大。他利用客戶收付房款的時間差,將客戶購房錢挪作他用,不停地利用顧客的房款拆東牆補西牆,保證手中有足夠的現金流。這些現金被他用作用於炒樓、炒股和開設門店,賺取鉅額利潤。

找到了比印鈔票更賺錢的蔣飛,他的中天置業,不僅很快在深圳開了110家門店,業務還延伸到華東和西南,在上海設有門店26家,在成都參股了12家。

中大恆基、斯坦福、中天置業的出現,並不是中國房產中介發展的起點,更不是這行業的全部面貌,在他們出現之前,以港臺資本為代表的中原地產、信義房屋已默默耕耘了十來年。

但他們的故事,滲透著草莽時代裡中國房產中介的野蠻與血腥,不滿足於做中介賺中介費,資金池、囤房炒房、暴力壟斷與強買強賣,才是拓荒者們真正的財富密碼。

02

住房制度的改革,是一個新的契機,伴隨著內地房產中介品牌的崛起,新一輪的混戰已經到來。

中大恆基在北京做到500家門店的時候,中天置業已把中介幹成了“銀行”,斯坦福已經更名我愛我家。劉益良穩坐老大的交椅;蔣飛成為了“深圳地產十大風雲人物”;陳早春從上海來到了北京,用半年的時間飛速發展了43家連鎖店,一路向著行業第二的目標衝刺。

大佬們瘋狂擴張的時候,在銀行技術部工作的姚勁波,已經看到了網際網路的泡沫,一顆創業的種子悄然在心底生根發芽。

姚勁波還不知道的是,他日後的對頭左暉,在幹了幾年保險代理之後,已經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比這更重要的是:在租房被中介騙了多次之後,左暉已經在2000年意識到了房產中介巨大的提升空間。

假房源、買賣資訊不對稱、客戶滿意度低……一切痛點,都是生意的起點。

那一年8月,左暉第一次嘗試與《北京晚報》合作,成立了北京鏈家房地產展覽展示中心,在軍博的地下室裡搞展會。第一場展會的頭一天,左暉和他的同事們熬了一個通宵,心懷忐忑地坐在門前的臺階上等著天亮。

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有人來參觀,直到第二天的太陽昇起,人流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像極了春節裡趕集的場面一樣。看到人頭攢動,左暉才確信,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來臨。

但其實,北京鏈家房地產展覽展示中心主要是從科普的角度切入市場,在鏈家的正史上,他們的第一家門店“甜水園店”開業是在2001年9月,開出第一單的業務員是後來的大客戶經理王曉斌。

對了,也是在這一年,國家正式下發了《房地產經紀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要求房地產經紀人必須透過四門考試,才能執業上崗。這份檔案傳遞了兩個訊號:

一是,房產經紀業務得到了官方正式認可;二是,野蠻生長不可行,規範發展才是王道。

這為左暉和鏈家的發展模式開啟了一個官方指引。

03

上文說過,中國房產中介的早期,充滿了血腥與野蠻,在房屋交易中,隱瞞房源真實狀況,假房源,買方賣方兩頭坑,一房多賣司空見慣。

就連北京最大中介機構中大恆基,它背後的老闆劉益良就公然叫囂:

我是房產經紀人中最有黑社會背景的。

他一以貫之野蠻的運營方式充斥著暴力與蠻橫,械鬥與強迫買賣時常發生;在其他的房產中介公司中,類似於蔣飛的資金挪用,囤房炒樓,賺差價的做法早已是行業裡公開的秘密。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曾經被中介騙過多次的左暉,第一個站了出來,成為了那個掀桌子的攪局者:

消滅行業亂象,重新定義規則。

喊出了“透明交易、籤三方約、不吃差價”的執業口號之後,左暉執意要走上一條合規中介的康莊大道。

把交易全程都擺在陽光下,這是中國房產中介行業從混沌走向光明邁出的第一步。

但任何變革都是對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左暉所選擇的路一開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難於上青天。當從連結總部喊出的口號被寫成大字報,貼到門店的時候,他們的經紀人造反的造反,離職的離職,業務量一下子跌倒谷底。

有經驗的老油條們,大多不願意老老實實賺中介費。左暉不得不大量招收新人,從零開始培訓和積累,以保證鏈家的“家法”能得到貫徹和執行。

不得不說,當你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的時候,連老天爺也會幫你。2005年,中國樓市陷入寒冬,一大批中介門關;而隨後幾年,幾個大佬接連出事故,讓市場留下一片廣闊的空間。

2007年,由於股市大跌和其炒作的房產流動性差,中天置業資金鍊斷裂,無法支付客戶資金,蔣飛攜款潛逃,中天置業就此倒閉;劉益良因為涉嫌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聚眾鬥毆罪和故意傷害罪,再次入獄。

再後來,陳早春退出了我愛我家,堅持中介代理和開發商兩條腿走路的孫宏斌也甩賣了順馳。

04

蔣飛倒下的前夕,也就是樓市遇冷的那兩年裡,左暉帶領著鏈家逆勢擴張,2005年門店已經突破300家。

這一年的夏天,靠著賣掉易域網、投資學大教育賺到了第一桶金的姚勁波,正式踏進網際網路的大門,一家名為58同城的分類資訊網站上線了。

那一年3月20日,經過數月的折騰,在清華科技園學苑大廈一間70平方米的房子裡,趕集網正式上線了。它創始人楊浩湧,一邊盤算著如何用80萬預算堅持6個月,一邊信誓旦旦地給手下10名員工描述著美好的藍圖。

而那時,已經運營了十年的搜房網,它的母公司搜房控股集團即將獲得法國傳媒巨頭Trader225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58、趕集、搜房,連同全國大大小小几百家分類資訊或房產門戶,自誕生起就是一個網路平臺,並不自己做中介,但可以像鏈家這樣的中介平臺服務。

在那時以及後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姚勁波和左暉之間都是合作關係,相互之間互利共贏,井水不犯河水,並不構成競爭。

直到多年以後,搜房網的莫天全,忽然生出個大膽的想法:

以0.5%的超低佣金介入到房產交易領域。

隨即,Q房網、安居客緊跟其後。

在左暉看來,搜房網既做平臺,又做中介公司,無異於倒行逆施。

鏈家即刻終止了和搜房網的合作。

搜房網有入侵房產經紀的野心,斷人糧食,無異殺人父母,左暉必須放大招。

他振臂一呼,號召中介同行發起了反搜房網聯盟,眾人應者雲集。

幾個回合下來,搜房網徹底被房產經紀聯盟集體拋棄,從此以後便有些一蹶不振的意味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憑藉著在商業決策上的殺伐果斷和遠見,左暉帶領的鏈家已經成長為房產經紀圈的龍頭,左暉穩坐房產中介一梯隊的交椅。在業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可小覷。

勇鬥搜房網之後,左暉又揮師南下,一路所向披靡,用大把銀子將大連的好旺角、四川的伊誠、上海的德佑、廣州的滿堂紅、深圳的中聯等11家中介收入囊中。

鏈家的門店達到8000家、經紀人規模超過13萬名,一躍而成為房產經紀行業毋庸置疑的武林霸主。

05

鏈家四處征伐成為霸主的時候,58同城已經在2013年實現IPO,市值一度超過20億美元,它的老對手趕集網已經在上海、廣州、深圳開設了分公司,在全國375個主要城市開通了分站。

左暉和姚勁波,各自在自己的領域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大佬,他們依然是合作的關係,神奇的58網站也沒有想過涉足房地產經紀這攤渾水。

直到2015年。

春節剛過沒多久,二手房資訊領域的巨頭安居客,因為提高階口收費倒在了上市的前夕,嗅到腥味兒的姚勁波,幾乎沒怎麼思考就果斷出手全資收購了安居客。

隨後的4月份,在北京三里屯的威斯汀酒店,姚勁波和楊浩湧,終於決定給纏鬥了十多年的58同城和趕集網做個了結,完成了合併。

前腳收購安居客,後腳整合完趕集網,58同城不僅成為了生活資訊服務的獨角獸,也一躍成為了房地產資訊領域的埠之王。

而那時,逐步完成線下佈局,在經過了和搜房網、愛屋及烏的幾番戰鬥之後,左暉已經意識到:

如果還有誰能成為鏈家的勁敵,那八成來自線上。

於是,一個做中介平臺的想法悄然萌生。

2018年初,位於北京昌平區福道大廈的鏈家網總部,被全部裝點成藍色,一個將近1000人的團隊,在這棟大樓裡共同打磨一款網際網路房產資訊平臺。

2018年4月,脫胎於鏈家、一個全新的O2O居住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橫空出世,但與鏈家不同,它copy了鏈家的“樓盤字典”真房源資訊系統,還搭載了ACN經紀人管理模組,能連線房產中介行業裡所有的中介公司及經紀人。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第三方中介平臺,它彰顯了左暉的野心:

做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平臺。

在網際網路精神與傳統企業秩序的底層衝突中,在華興、軟銀、紅杉、高瓴等眾多投資方加持下,貝殼以“闖入者”的姿態,廣告鋪天蓋地,甚至打到了中央五套世界盃期間的黃金時間。

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貝殼找房就進駐了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連線經紀門店超過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

06

貝殼找房成立的時候,姚勁波一看,這不是多年前的搜房網想要成為的樣子嗎?

既想做裁判,又想當運動員,一旦成為中介行業中制定遊戲規則的話事人,就再也無敵了。

貝殼成為了58和安居客的心頭大患,姚勁波躍躍試欲,要想扮演新的屠龍英雄。

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那是2018年的6月份,貝殼找房剛剛上線2個月,在一個熱氣沸騰的夏天,姚勁波如同四年前左暉對抗搜房一樣,也成立了一個反貝殼同盟,同樣召開了一次英雄大會,同行凡事有頭有臉的人物悉數全數到場。

這場遮蔽了左暉的英雄大會,氣氛高漲而熱烈,一眾大佬同仇敵愾,大有分分鐘就幹掉野蠻人的氣勢。這場面像極了《天龍八部》裡武林英雄齊聚聚賢莊的橋段,江湖各派暫時擱置了往日的間隙,異口同聲要把變了身份的契丹人蕭峰斬落刀下。

此時的北京,烏雲密佈。有會解天象的嗎?

姚老闆也回了一條:

相由心生,我看到的是陽光明媚。

次年後的4月份,當左暉為貝殼慶生,在京城國貿再次召開英雄大會的時候,安居客的人溜了進來,當場向媒體爆黑料,指稱貝殼找房盜用安居客網站房源、周邊配套圖片。

一招黑手,給左暉來了個措手不及。

但江湖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江湖,貝殼也不是四年前的搜房。反貝殼同盟在漫長的對抗中,也沒能將左暉拉下馬,慢慢的,反貝殼聯盟也開始土崩瓦解,而曾經的盟友我愛我家甚至反水投敵。

姚勁波也知道,喊口號、爆黑料只是表面功夫,關鍵還在業務佈局。私下裡,他也指揮58的高管們也推出了一套名為“房源全息字典”房源系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模仿鏈家崛起的核心的“樓盤字典”,從真房源入手,對抗鏈家。

只是,一兩年過去了,關於58、安居虛假房源資訊的抱怨之聲似乎並沒有減少。

2020年4月10日,阿里巴巴因壟斷被罰款182.28億元的當天,姚勁波藉機趁熱點舉報了左暉:

房產交易領域有更明目張膽的二選一包裝成自願,強烈呼籲國家反壟斷罰款貝殼40億。

就在幾天之前,58旗下的安居客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了申請書,開啟赴港上市之路。安居客的招股書裡赫然顯示,募集資金除了用於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還將用於拓展新房交易業務、投資及收購及營銷推廣。

一切沒有結束,甚至才剛剛開始。

貝殼的壟斷還沒有官方定論,就像姚勁波永遠也不會公開承認58同城充斥著虛假的房屋資訊一樣。

窺視中國房產中介二十年的發展史,戰鬥始終存在,競爭一直推動著這個沒有堡壘的行業一步步向前。

競爭是好的,只有競爭充分一點,收割韭菜的鐮刀才會慢一點。

9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主播互懟,真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