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最近的房地產圈子,就像開春一樣溫度逐漸高了起來。房地產中介、房地產開發商、售房人不斷到處播散著“房價上漲”的焦躁資訊。開年以來,以深圳為首,房價掀起了一波上漲潮、隨後在成都、廣州、上海等地波及開來。這不,最近1個月時間裡,中部城市合肥也聒噪了起來:房價漲幅再度吸引眼球。

房地產中介朋友經常會發一些樓盤和價格資訊,筆者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層意思:

H肥房價再度成為焦點,如果不買房的話,可能真的買不起了。現在這個城市的房價,儼然一片倒掛的情況,新樓盤的價格不斷上漲,二手房的價格巋然不動。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原本200萬元的房子,現在需要300萬元,這個一點也不誇張,而且很多樓盤直接“全款買房”才行,按揭貸款不接受了。

筆者身邊既有3位朋友,前幾日跑到HF買房去了,他們說這裡的房價上漲快,有不少的機會可以發掘。房價上漲緣何而起?指聞君認為,雖然有一定程度城市化發展的帶動,但是這一波上漲,更多是開發商和中介“作”出來的,明眼人會發現,帶頭上浮的基本都是那幾個新樓盤多的片區,老片區價格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所以指聞君認為,適當激勵剛需買房可以,但是過猶不及,透過“作”的方式帶動炒房,就違背了市場的基本規律。

對於這些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問題,業內人士也有一種“不祥”的看法,多數房地產專家指出,“火熱的背後,必然迎來一瓢冷水。”深圳、上海、成都等城市的調控已經出現加碼,合肥這個當前火熱城市,調控變嚴或許為期不遠了。

一方面是利好、另一方面是利空,剛需如何抉擇?這難倒了很多躍躍欲試的買房人。今明兩年不買房,5年後“慶幸”還是“後悔”?孫宏斌2句話透露。融創集團董事長孫宏斌在前幾日就直接表達出了自己對房地產的看法:我是支援調控的,不調控的話這個行業沒辦法幹了,房價和地價都要上天了。可以看出,作為房地產開發商老闆之一的孫宏斌,他並沒有說希望房價上漲,反而說“希望房價和地價低一些,希望調控要繼續”。這讓很多人感到費解,難道房價越高,對房地產企業不是更有利嗎?從2個方面分析:

1、調控是應該的。在我國的房產發展之初,其實並沒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關係和問題存在,各項制度、規範,也是朝著市場的正向發展努力前進的,例如預售制、公攤面積、買房機制都是良性迴圈。然而隨著房地產這個龐然大物越來越紅火,不少人看中了樓市的“價格差”機會,炒房才應運而生。

其實,“炒”商品,不僅是房地產的獨有產物,在80%以上的行業剛開始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會經歷“炒”的情況,例如糧票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很多人屯糧票、炒糧票;彩色電視機剛開始生產的時候,有心人也看到了彩色電視機的機會,開始炒彩電、屯彩電。

有效的調控才是保障行業穩健發展的基本條件,1998年房改之初,大家都沒有認識到房地產是一個什麼東西,你說誰會炒房子?5-10年之後,不少誤打誤撞買房早的人赫然發現,買房的利潤空間這麼大,所以開始著手轉職買房、最後形成一波炒房風。故而,不僅是過去,在未來房產發展中,調控依然不可或缺的存在。

2、抑制高房價。開發商支援調控來限制高房價,這一點與很多買房人的認識截然不同,難道開發商不是希望房價越高越好?房價越高豈不意味著開發商的利潤水平越高?高房價對於房企而言,並不一定是好處,反而有多個壞處。例如高房價之下,地價必然會上漲,如果房價為2萬元,那麼地價可能在1萬元,同樣一塊地的成本為4億元;如果房價為1萬元,地價為4000元,那麼拿地成本就在2億元。所以房價和地價越低,就利於房企的規模化擴張,反而弊端出現。

這一點,其實任正非就早有說明,任正非曾炮轟高房價問題,任正非認為,高房價最終導致了企業的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進而降低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與房地產中的地價異曲同工,房價的水平和地價正相關,在利潤差不變的情況下,房企們其實也希望房價低一些。

2021年不買房,5年後會後悔嗎?孫宏斌2句話說明白了。從房地產大佬的口中,其實已經可以清晰地瞭解到未來房地產的基本方向問題,一方面調控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甚至對於熱點城市的和區域,調控還有升級的跡象。同時調控具有雙向性,除了熱點城市外,對於過度收縮的城市,也會有相應的補償性措施出現。另一方面,調控之下,房價不會過漲或者過跌。所以,買不買房,都無所謂。

13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兩個沒想到,萬科拿地236畝!涇河新城13宗優質地待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