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文 | 浮萍

昨天(9月24日),趙若堯釋出朋友圈稱:“為了你的夢想,我們多少年的感情付出,認真對待,到頭來還是一江春水,相信自私的人永遠沒有未來。”隨即網友紛紛猜測楊冪或者迪麗熱巴即將解約嘉行傳媒,但是遭到趙若堯的明確否定。

猜測範圍進一步擴大,指向嘉行傳媒近年來培養出來的高偉光、張雲龍等新人解約,但是在新浪娛樂採訪中,趙若堯畫風突轉,稱:“這個要澄清一下,並沒有任何藝人要解約,朋友圈被誤解了。單純是老闆釋出的跟個人有關的內容,就請大家也不要再多關注了。”

楊冪迪麗熱巴粉絲髮聲

手撕嘉行傳媒

最近一段時間嘉行傳媒雖然沒有新作品上映,但是爭議話題日漸發酵。

不久前楊冪粉絲線上線下同步發聲,公開手撕嘉行傳媒,打出“抵制自制,嘉行倒閉”之類的口號;迪麗熱巴的粉絲也加入到聲討嘉行傳媒的陣列,認為嘉行並沒有在影視資源上給予這位流量小花對等的配置,以至於當初高開的影視新星現在只能混跡於綜藝節目,甚至長達八個月時間沒有戲拍。

這些訴求的核心直指嘉行傳媒的商業模式:以大代小,自制造星。

所謂以大代小的意思是,嘉行傳媒旗下一線藝人在出演影視作品的時候會帶上新演員,這樣能夠給新人更多鍛鍊的機會。比如楊冪在出演電影《我是證人》的時候,帶上了嘉行傳媒的劉芮麟、賴藝兩位新人;主演電視劇《扶搖》的時候,帶上高偉光、賴藝等新藝人。

而自制造星的意思是嘉行傳媒會通過自己藝人出演自己主控的專案,已達到提高新藝人知名度的效果。最經典的專案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通過這個電視劇不僅證明了嘉行傳媒主控專案的自制能力,還帶火了嘉行傳媒旗下的一眾新興藝人:張智堯 、迪麗熱巴、高偉光、黃夢瑩、張彬彬、於朦朧、劉芮麟、王驍、祝緒丹、代斯……

嘉行傳媒的這種商業邏輯是正確的,通過楊冪迅速帶火迪麗熱巴,讓其從原來的二線女星躋身一線女星;再通過楊冪和迪麗熱巴,慢慢帶火旗下其他新藝人,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完整藝人梯隊,這是嘉行傳媒競爭力的核心部分。

嘉行傳媒商業模式受認可

估值一度高達50億元

嘉行商業模式的本質是藝人經紀的3.0時代,即藝人簡單簽約、藝人工作室之後,藝人開始成立公司,自己參與運營。

嘉行傳媒的創始人一共有三位,楊冪及其經紀人趙若堯和曾嘉。截至2017年底曾嘉、趙若堯和楊冪三人所持公司股份比例分別為36.39%、18.17%和7.03%,其中曾嘉是嘉行傳媒最大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這三人的分工也非常明確,曾嘉和趙若堯負責公司運營、內容自制等;楊冪負責拓寬藝人發展路徑;而後來加入的李娟則負責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四人組成了高效和穩定的經營團隊。

這種新型的藝人商業模式帶來了業績的持續增長。

根據嘉行傳媒2018年新三板摘牌之前的資料,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連續三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其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2億元、3.33億元和4.78億元,增速均超過40%;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淨利潤分別為0.81億元、1.29億元和1.93億元,增速都維持在50%左右。

商業模式的成功性和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讓嘉行傳媒頗受資本市場期待,估值一路走高。

2015年9月借殼西安同大時,嘉行傳媒估值僅為2500萬元;2015年12月,尚世影業斥資2.25億元入股,嘉行估值達到15億元;而2017年,完美世界入股時,嘉行的估值已經高達50億元。

短短兩年,估值暴漲200倍。在後來二級市場的股權轉讓協議中,嘉行傳媒的估值曾高達70億元,成為新型影視公司中的領頭羊,引來行業效仿,比如賈士凱和楊洋、宋茜成立凱悅影視等,都是藝人經紀+內容自制的商業模式。

不斷消耗楊冪

嘉行傳媒急需證明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嘉行傳媒的商業模式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高度依賴楊冪和不斷消耗楊冪。

高度依賴楊冪是指在楊冪出演非嘉行傳媒作品的時候,因為頭部藝人的強勢話語權,嘉行傳媒才有機會拿到參與投資的份額,嘉行旗下的新人才有機會出演作品。比如嘉行傳媒參投電影《繡春刀2》《刺殺小說家》等,都是憑藉楊冪主演的優勢。

不斷消耗楊冪是指在嘉行自制作品中,楊冪要承擔著捧新人和撐公司的雙重任務,有時候作品的品質水準退而次之,楊冪主演的《親愛的翻譯官》《談判官》皆屬於此種類型,不但沒有給楊冪帶來演技提升,反而不斷透支著楊冪的口碑。

這也是粉絲們發起“抵制自制,嘉行倒閉”運動的核心邏輯,從粉絲的角度來說,希望的是楊冪多接一些高品質的劇本,而不僅僅是在嘉行傳媒自制內容中透支市場信任。楊冪作為公司的創始人,楊冪有義務也有責任帶領帶領嘉行傳媒深耕自制、培養藝人梯隊,這與粉絲們的願望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這樣的悖論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嘉行傳媒現在急需向市場證明其抗風險能力。在明星資本化遭打壓、整體影視行業環境趨冷的情況下,嘉行傳媒能否再拿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樣的作品,在內容口碑和藝人梯隊上實現雙贏。

否則目前其50億元估值,更準確的說應該是45億元的估值顯然是無法支撐的。

END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訊號有變!房貸利率上調,最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