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文字真是有力量,看完這幾句話,感覺就像受了劍傷,但不可否認,這個世界確實是這樣,很多時候在你覺得高不可攀時,別人正淡淡品嚐。

因為人和人不一樣。

有位哲人說:“我們生來都一樣,只是慢慢變得不一樣了而已。

多年前,我們站立在同一個出發的方向,後來,各奔東西,後來你為人上人,我為普通人,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有人說發生了命運,

有人說發生了機遇,

有人說發生了挫折。

其實,該發生的在每個人身上都會同樣發生,只是這股力量,發生作用時,由於我們自身在後來的歲月沉澱與積累中生出了的不同物質,所以化學作用出了不同的結局。

比如,當你走在路上,被一個賣菜的小販衝撞了,他不但不說對不起,還覺得是你擋住了他走的路,比如,你去超市買東西,一個自視甚高的營業員,愛理不理,冷言冷語,正錘擊著你的耐心的防火牆,比如你在公司遭到了不如你的人的恥笑和張狂,比如,奮鬥多年,你還過著普通的日子,受到了朋友們有意無意地嬉笑,

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做?

就單單對於這一點的作法,足以把人和人拉開距離的洪荒。

你可能因為他人低下的素質而暴躁,因為他人的無理而尖叫,因為他人負面的評價而煎熬。

但總有人會選擇了另一種面對,

我們熟知的漢代名將韓信受人欺辱,忍了胯下之辱,但沒有人因此否認韓信是有勇有謀之人,忍辱有無必要,要依環境和條件來定,在必要時就得忍辱負重,而不能徑情直行,古人云: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古人說:“能忍耐才能達到所希望的目的,蝴蝶如要在百花園裡飛舞,那首先要忍受與蛹決裂的痛苦,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處人之所不能處。”

看上去只是遇到某個事件的某次行為方式的選擇,事實上能做出這樣的選擇,你的內心的強大到已經超越了世俗和眼光。

這是能忍世間事,能忍無益人。

還有一個人,尼克松說:“毛澤東使中國革命之火燃燒起來,但如果沒有這個人,這革命之火將燃成灰燼。

他就是周恩來。

周恩來在南昌中學讀書時,靠遠在瀋陽的伯父維持生活,但伯父收入不高,飯錢經常接濟不上,他便用業餘時間為學校刻蠟紙,抄講義,賺點餬口飯錢,

他夏天只有一件白大褂,冬天則穿一件單薄的舊綿袍,

他在一篇作文中記述,有一年除夕,別的同學都回家了,只有他不回,一想到家是那麼遠,那麼窮,他流的眼淚把枕頭都浸溼了。

周恩來有過人的精力和記憶力,儘管他可能是天下睡眠休息最少的人,但每天起來,他都像一個剛剛度假歸來的人一樣神采奕奕,不知疲倦。

舊時官場,把忍辱至三公視為做官秘決,就是說只有忍受屈辱才能位極人臣。周恩來的人生雖有波折,但無大起大落,這相當程度上有賴於一個忍字。他是那種剛柔並濟,外圓內方的人,最懂得以忍求進,以屈求伸的變辨證法,為了達到目標,他有極大的耐心,能夠忍受各種屈辱。

這是能忍生活之清貧,能忍世態之多變。

英國作家迪克.威爾遜曾說:“周恩來的實力正在於他習慣地拒絕對毛斥責作出反應,不冒犯毛的權威,不加入毛的反對派,相反,他溫順地接受了這種斥責,這在毛的副將中是獨一無二的,

周恩來曾說自己是一個多畏多慮的人,但他可以顧全大局,認清形勢,他如鷹如鴿的行為風格成就了一代偉人的光輝。

辛姆洛克說:“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出甘甜的果實。周總理無疑是從忍中得到了道的真經。

瓦福納德也曾說過:“忍耐是湧起希望的技能。”

把忍術修煉到極致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

他的故事這些年有很多人都在著說立書,播其精神之光,他也是毛蔣二人同時推崇的近代名人。

可能有人不知道,曾國藩在在三十二歲之前,也和許多男人一樣,愛好吸菸,當時還沒有捲菸,都是吃水煙,曾氏也是天天抱著水煙壺,不忍tocftr,後經三次戒菸,終於在三十二歲之一年,戒掉了這個惡習,以後再也沒有吸過煙,吸菸的人都知道,這需要很大的意志和恆心。

曾國藩藩幾十年節儉自守,不逾越一寸一分,因此他雖官至總督,每日吃飯,以一葷為主,布袍鞋襪均由夫人媳婦為這,他三十歲時,曾製作一件緞馬褂,只是新年的時候穿穿,放了三十年,沒有再做過新的。

他常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一屋子的金銀,誰能長久地守著,富貴了就驕奢了,只會自食其果。

他正是耐得住貧儉,也才能不為名利地位所動,才有了有清一代的豐功顯績,為後人所敬仰。

還有出身於齊國世家的晏嬰,曾輔佐三代君王,吃飯時基本沒什麼肉,妻妾人穿綢緞,祭祀祖先時,肉也裝不滿,穿著洗過多次的衣帽上朝。

北魏李崇擔任尚書令,家裡經常只是吃煮韭菜和炒韭菜,他的一個門客對人說:“李令公一頓飯吃18種菜,別人問他不是很省嗎,是的,二韭十八。

司馬光和王安石曾辯論說:“天地能夠生產的物,都有一定的數量。無論衣食,無論珠玉,無論名利,無論福氣,

你多,他少,但總量不變,所以那些取得了成績的人,被世人知道的人,被寫成傳記的人,不白來世間一回的人,都是有著你可能還沒有修出來的強大忍受力,

今天講的就是忍受力,這是萬力之源,因為眾生皆苦,萬事皆難,沒有這種力,怎能面對人間八萬四千愁與煩,也是很難在今天這個瞬息多變中出頭,

20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房子真的就是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