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以前,總覺得,一個月能夠拿那麼六七千塊錢的工資,應該還算可以。

覺得不應該算是個底層人。

直到有一次,到了一個家庭比較富裕的親戚家庭做客,才深深的感受到了差距。

吃一頓飯,別人都可能花好幾千,而我們偶爾吃一頓吃幾百,都感覺得心疼得要命。

親戚問:買房了沒?

我:正在籌備首付。

即使在一個小城市,首付都需要三四十萬,可我工作那麼多年,無論如何的省吃儉用,依然感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然後,親戚又是教訓一番道:年輕人,要早買房,不要亂花錢。

在言談間,親戚不經意間透露了一個訊息,他們又在市中心買了一套房,而且是全款。

似乎前一年剛買一套,然後感覺位置不理想,住不舒服,又想買一套。

我和他的兒子年齡差不多,當年一同高考。

當時,我的分數比他的兒子還高。

但是,當時他們家人找了點關係,花了點錢,走個綠色通道,找了一個比較知名的大學讀了。

而我就讀的學校,檔次和知名度,就低了不少。

因為我並沒有那資源,考到什麼學校就讀什麼學校。

在當時,我也沒覺得有什麼。

我認為,只要我夠努力,畢業後,我也不會比他差。

年輕時,總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夢想,總覺得靠簡單的努力,就能夠彌補一些差距。

畢業後,我一直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

但發現,想靠著自己買車買房存點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在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時候都成了月光族。

花錢容易,賺錢難,存錢更難。

畢業了,我到處找工作。

而我那親戚的兒子,直接進入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了,而且一畢業,父母就給買房買車了。

甚至他的父母每個月都給他補助點生活費。

等結婚了有孩子了,父母還給他請保姆照顧孩子。

在於他身上,也許從來沒有生活壓力這個詞吧。

我雖然和他是同齡人,而且也是親戚,但每一次見面,幾乎沒有什麼話題。

根本玩不到一塊。

以前我沒想通,後來我才想通,因為我們的生活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不是一個同級別的圈子,不是同層次的人,是很難融入進去的。

當我們買某個東西,花了幾千塊錢,都覺得這個東西檔次很高,甚至忍不住和身邊的人吹噓一番。

而別人,隨便一雙鞋,都可能好幾千了,平時消費個幾萬,眼睛都不眨一下。

當和他們在一起聊天,我往往都不知道如何聊天了,不知道說什麼話題好,總感覺底氣不足。

其實,當我們的交際圈,只在同級別的範圍,我們是很難感受出差距的,甚至覺得自己的生活層次很好,自我感覺不錯。

當和更高層次的人接觸後,一下子就感覺底氣不足了。

對於他們的生活內容,我們就像鄉巴佬進城,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徹底變得底氣不足了,甚至說話都不好意思大聲。

當然,無論富貴貧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

家家也有一本難唸的經。

譬如,我有一位親戚,以前做大學教授,後來經商,現在應該有幾千萬或更多。

當然,這個身價,對於現在的社會而言,也不算高。

但對於我這類層次是人來說,算是個天文數字了。

而他雖然事業很不錯,也有錢,但婚姻卻並不幸福,都離婚好幾次了,每一次回家,他都被他老媽狠狠教訓一番。

身邊很多的例子,現在混得不錯的,都是靠幾輩人的積累。

單靠一代人,如果沒有很好的機遇,大部分是很難趕得上本來家境就很好的。

所以,因為我們的上一輩混得一般,我們得加倍努力,爭取下一輩能夠追趕上來,否則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19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為何日本人寧願租房結婚也不買房?日本姑娘直言:比你想的難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