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有房才算是有家,在這種思維影響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很火爆。特別是“結婚必須有婚房”、學區房等觀念因素加持下,房子成了安全感和歸屬感的象徵。

正因為房子如此重要,樓市如此火爆,才催生了很多樓市投機投資行為,房價成為了這個時代最不理性的東西。

自1998年房改至今,隨著城鎮化建設浪潮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房價均價也不斷暴漲,如今已經直逼萬元大關,且房價漲幅已經遠遠高出了經濟漲幅和全民財富漲幅。可以說,如今的房價在一定程度上是虛高,是有泡沫存在的。

這一點在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談話中都可以看出來。前者說我們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後者說房地產是金融市場最大的灰犀牛。

可以看出,有識之士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的擔憂。

對此,高層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在2016 年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理念。在這之後,國家不斷加強調控力度,嚴格調控措施,擴大調控範圍。除此外,全國各地人口流動趨勢放緩,人口老齡化逐漸到來,房地產市場需求總量已經處在了下降的趨勢中。

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現如今,全國房價整體雖然仍在保持上漲趨勢,但是瘋漲的勁頭已經過去了,房地產市場正朝著越來越穩健的方向發展,而且房子只漲不跌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如今已經有許多大城市房價開始下跌,比如濟南、青島等。當然,也有不斷打破房價天花板的現象發生,比如深圳,單價已經達到了8萬多。

最近中央經濟工作會再次對房地產進行定調。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向如何?

趨勢一、堅持“房住不炒”的底線原則不會變。

未來五年,也就是十四五期間,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會放鬆。在從最近各地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可見一二。個別地方的調控政策甚至是史無前例的。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現如今全國房源已經過剩,未來,隨著老齡化的到來,房子需求萎縮,樓市去庫存壓力較大。

在這種形勢下,只要把控住房地產投機投資行為,就能保證房價穩定。

而且有了之前這一波房價瘋漲經驗教訓,在未來的5年,國家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手段和目的是不會改變。

趨勢二、大都市圈建設從根本上減輕了市中心樓市壓力

如今的城市發展趨勢越來越朝著大都市圈、城市群的方向發展。在都市圈內,生活設施、公共基礎、交通出行等方面與市中心繁華地段沒有差別,這就引導人流朝著市中心以外的都市圈範圍擴散,自然也就減輕了城市中心的房價壓力。

預計到十四五期間,全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70%。屆時,城市周邊的硬體條件會得到更大的改觀,這會繼續引導人流圍繞城市中心外擴。

趨勢三、買房不是唯一選擇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要面對“買房”這個選擇。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必須面對這一關。但是,隨著國家政策措施的不斷完善,在未來,買房不是唯一選擇。

在十四五規劃中,有關於房地產政策要求,就明確提出要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多主體、多渠道住房保障。其實在最近幾年,國家已經逐漸推出了這些方面的措施,比如租購併舉、共有產權等。這也是為了實現人民住有所居的重要舉措之一。

當然,除此以外,現在正在進行的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從本質上說,都是為了實現人人有居所的偉大目標。等到人人具有住所,房地產市場的壓力才會真正小,也才會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END——

延伸閱讀:

19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中央要求過“緊日子”,提前準備!銀行行長透露:有2樣東西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