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人們常說: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在那封建王朝的帝王之家裡,人與人的情感通常被皇權、利益所裹挾,帝王與后妃的婚姻往往是基於政治目而締結,是沒有所謂的情情愛愛的,就連妃子侍寢的多寡、是否允許妃子留嗣都要經過一番權衡。

因此也有人說,古代的後宮中很少有真情真愛發生。

儘管皇帝結婚多數只為政治利益,但清朝歷史上順治皇帝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卻極為著名,二人之間那段堪比偶像劇一樣的愛情簡直賺足了無數人的眼淚。

縱然董鄂妃這位兒媳婦對婆婆孝莊太后孝順有加,可孝莊卻對董鄂妃厭惡至深,即便後來正值華年錦齡的董鄂妃匆匆病逝,孝莊太后仍然“舊恨難消”。

這對皇家婆媳之間究竟有多麼深的嫌隙,當人們讀到順治帝為董鄂妃所作的4千字祭文時,謎底便昭然若揭了。

18歲的漢人女子“超齡”入宮,憑魅力贏得順治專寵獨愛

古時候,女子年及12歲便可婚嫁生育,清朝規定,凡八旗官宦、軍士另戶等家庭,只要家中有年滿13歲至17歲的女孩都必須參加皇家選秀。

這樣看來,清代的皇室認為女子如果過了17歲便不算是青春正盛的最佳年齡了,基本上已經算是“老姑娘”了。

除了對待選秀女的年齡要求具體,清朝皇室還對各地選送秀女的血統特別看重。

準備入京待選的秀女要在應選的前一天梳洗打扮整齊,然後坐進騾車裡由本旗的參領安排面見帝后的順序,原則上是先滿族,後蒙古族,最後才是漢族。

然而熟悉清朝後宮史的人會發現,讓順治皇帝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董鄂妃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例外:她18歲進宮便被擬立為賢妃,36天之後便獲封為皇貴妃,儘管董鄂妃死在了22歲的芳華之年,但她在皇家生活的4年裡始終都是順治皇帝鍾愛無比的絕世寵妃。

董鄂妃的生母是漢人,這位有著漢人血統的女子究竟有什麼獨特魅力,為何能令一代帝王神魂顛倒、愛得入骨入髓呢?

為何說“順治雖有過情,董鄂卻無敗度”

《清史稿·后妃傳》有載:董鄂氏,內大臣鄂碩之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三宮,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特赦。

縱觀大清後宮史,在世人心中留下轟轟烈烈愛情傳奇的董鄂妃當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女子。

董鄂妃貌美端賢、品性高潔,與順治皇帝的性情非常洽合。

再加上她自幼生長在江南,不僅氣質溫婉而且知書識禮、富有才學,大概在順治帝眼中,這位滿漢混血的小女子渾身散發著綺麗而致命的吸引力,直教已有不少後宮妻妾的順治帝甘願傾盡心血和熱情去呵護她、寵溺她、愛慕她

史書記載,順治帝是個清高、固執,懷著理想主義風度且有一身浪漫細胞的帝王,他自幼便接受了漢人文化的薰陶,熟讀諸子百家經典,能說滿蒙漢3種語言,因此可以將其稱為“才子型帝王”。

如此年輕不羈同時又才情卓著的皇帝,想來肯定不太喜歡那些粗俗無識的女子,在順治帝遇見董鄂氏之前,孝莊太后已經給他娶了若干位後宮妃嬪,但那些宮妃幾乎都是滿蒙部落目不識丁的女子,樣貌和才情乏善可陳,即便順治帝可以勉強接受她們,但那都是出於政治目的和生理之需,毫無男女間的戀慕與情愛可言。

順治十三年,年已18歲的內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奉詔入宮為侍。

在順治帝與董鄂氏初次相見的那天,面容清麗柔婉、周身帶著江南氤氳氣息的董鄂氏一下子就令順治帝心如鹿撞。

再加上後來順治帝瞭解到董鄂氏飽讀詩書、富有學識,便無法自拔地傾心於這個溫婉可人的小女子,將她留在了後宮中。

一夕親近與臨幸,讓順治帝真切地感受到了董鄂氏的恬靜和柔美,而且他還漸漸發現董鄂氏不但談吐雅緻、能詩善畫,還精通書法和音律,故而在滿蒙女子遍地的後宮之中,唯有董鄂氏恰好是順治帝尋覓了很久的那朵“解語花”

因為有了真愛的加持,董鄂氏不僅受盡了恩寵,而且剛剛入宮36天便被冊封為賢妃。

又過了月餘,順治帝乾脆將董鄂氏封為皇貴妃,給了她超越祖制的榮耀——要知道,清朝後宮普通妃子即便被晉升妃位,也應當先升為貴妃,再升為皇貴妃。

然而順治帝已經對董鄂氏愛到熾烈無比的地步,滿腦子只想把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快速奉送到心愛的女子面前。

按照史書記載,極富才學的美女董鄂氏著實贏得了皇帝無以復加的獨寵:為了給董鄂氏無上的榮光,順治帝不但給了她一個盛大無比的皇貴妃冊封典禮,還大赦天下以示殊待。

承寵1年後,董鄂妃便懷孕並生下了一個皇子,這個皇四子在被順治帝連連稱作“朕之第一子”的同時,還讓激動萬分的順治帝再度下詔大赦天下,母子二人其後便被順治帝視為了極致的珍寶,順治帝甚至還打算將皇四子封為大清的儲君。

然而,萬般榮寵加身的董鄂妃始終都不曾恃寵而驕、有恃無恐,她一如既往地禮待他人、精心侍奉孝莊太后、努力協助皇后打理好後宮內務,盡顯賢妃良婦的懿德善行,贏得了很多宮眷的認同和讚譽。

因此,即便很多史學家都說董鄂氏不該接受皇帝如此越格的寵愛,但“美而賢,聰慧能文”的董鄂妃依舊能夠在青史上流芳著華,得到了“順治雖有過情,董鄂卻無敗度”的美好評價。

董鄂妃死後為何孝莊“舊恨難消”,答案在順治帝的親筆祭文裡

順治帝與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命薄無福,僅僅出生了4個月便夭折了。

兒子的早夭令董鄂妃悲痛欲絕、傷心難抑,其後又過了不到3載,董鄂妃便撒手人寰,離開了她心愛的順治帝。

任誰都看得出來,董鄂妃的死令順治帝的精神都到了垮塌崩潰的境地,孝莊太后雖然一直都不悅納董鄂妃,但也因為害怕兒子哀及肺腑、情難宣洩,所以就同意了順治帝提出的要給董鄂妃追封獨立皇后諡號的想法。

最終,董鄂妃的諡號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她是大清歷史上唯一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不加皇帝的號而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曾經,端慧賢良的董鄂妃即便孱弱體虛也能堅持在婆婆孝莊患疾期間廢寢忘食般地侍奉左右,使得孝莊太后的病情很快就得到了好轉。

董鄂妃的良善孝舉與2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相信心明眼亮的孝莊太后心裡也是有數的。

可種種跡象表明孝莊太后著實不喜歡董鄂妃這個賢惠端淑的兒媳婦,即便董鄂妃已逝,孝莊太后還是“舊恨難消”。

其實細究起來,孝莊太后不喜歡董鄂妃也有她的道理,因為一些客觀因素,顧全家國大局的孝莊太后的確“不能”喜歡董鄂妃。

順治帝的後宮中佳麗無數,可他卻只為董鄂妃親筆寫下了一篇逾4千字的祭文。

祭文裡不但洋洋灑灑、辭藻懇切地追憶了董鄂妃生前的種種懿德善舉,還透露出了這樣一個事實:董鄂妃死後,悲痛至極的順治帝甚至強迫30餘名太監、女官為其殉葬,而那些女官多數是世家閨秀出身,她們的父母和宗親自然非常憤怒,但卻又無法駁斥皇帝的決定。而最後可為順治皇帝的任性而收拾殘局的,自然便是處處思慮周祥的孝莊太后。

此外,董鄂妃生前受盡了優待和聖寵,而出身於草原蒙古部落的孝莊太后則肯定要維護孃家人的皇室利益,孝莊太后曾滿懷希望地給兒子順治帝先後擇選了2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希望中宮皇后之位能永遠屬於博爾濟吉特氏。

無論是孝莊還是朝臣,都不希望有著漢人血統的董鄂妃成為大清皇后,因此,行事一向都要顧全政治利益的孝莊太后自然不會打從心底喜歡董鄂妃這個兒媳

董鄂妃身歿後的第四個月,痛失至愛的順治帝也因悲傷過度而駕崩了。

孝莊太后原本以為順治帝已經長大了、成熟了,長期辛苦輔佐兒子的她可以鬆口氣歇一歇了。

可那個“足以佔據順治帝整個身心”的兒媳董鄂氏卻還是“勾走”了順治帝的心魂與性命,令孝莊晚年失去了唯一的愛子,這又豈能不令孝莊積恨難消!

看來,皇家親情的確總是那般複雜沉重,孝莊太后傾盡所有地愛著獨子順治帝,卻不曾想兒子竟特別寵愛董鄂妃,生生地讓孝莊感受到了什麼叫“有了媳婦忘了娘”。

即便董鄂妃懿德淑賢、不妒不懶、不爭強好鬥,可她依然不是孝莊太后心目中的好兒媳,誰叫她不姓“博爾濟吉特氏”,不是孝莊太后的孃家人呢!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金庸武俠十大隱藏高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