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2003年3月,通遼市的專業考古工作人員在遼代墓葬中發現了一座舉世罕見的血棺,棺槨通體血紅,裡面還躺著一位蒙著面紗的女子,女子屍身保存十分完好,考古人員正要揭開面紗一探究竟時,專家大喊到:“危險,快撤!”

二零零三年春,在吐爾基山的一個採石礦洞,一名工人發現採出的礦石上有著淡紅色的顏料以及各種各樣的符號,這與平時採礦得到的青石有較大出入,“新礦石”明顯是由人力堆積而成的造型。而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奇怪人群以及商談時採購的天價,讓礦長察覺到了不對。

礦長及時報警後,在專業人員初步勘測下確定這是一座近期尚未被盜竊過的遼代墓葬。就目前所裸露在外的墓葬痕跡表明,這是一座遼代中型偏大的貴族墓葬。且就當時現有的證據可知,該墓中可能含有大量珍貴文物。因此,在經過考古人員的實地勘察下,參考地質因素制定出具體的挖掘計劃,並實施。

在初步清理墓道淤泥後,發現由於積水墓室大半已經被淤沙掩埋,墓室內部大量彩繪和壁畫也已經被破壞,僅有頂部藻井及墓門上方還殘存一部分。現有壁畫以及被淤泥掩埋的一些斷壁殘垣中清晰可見一些凌亂的線條和簡單的造型。圖形多來源於自然中的野獸以及中國上古神話。

進入墓室後,最吸人眼球的便是通體血紅的彩繪木棺。除了暗紅色的彩繪外,上面還鑲有各類精美的貼金圖案和各類雕刻,令考古人員驚歎不已。但由於墓室被積水浸入,棺床上的圖案以及棺床本身損壞嚴重。為了進一步勘察,考古人員將棺槨運回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便於更好地保護文物。

在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在眾人期待之下,棺槨的外棺與內棺蓋都被小心翼翼地打開,只見裡面還躺著一位蒙著面紗的女子,女子屍身保存十分完好,面容栩栩如生。考古人員正要揭開面紗一探究竟時,專家注意到女子身上緩緩流動的液體,並突然驚呼:“危險,快撤!”

原來那名墓主人身上流動的液體為液體金屬——白銀。經過充分準備,考古人員從屍身中成功提取出白銀以便於進一步勘測。已知古人常用白銀灌入死屍,以護屍身不腐。也有將水銀灌入活人,用做大家族的陪葬品。而墓主人身上配有的金銀配飾數不勝數,令人歎為觀止。因此,陪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通過墓主人的配飾可知墓主人身份極其珍貴,應當為皇室之女。而為護屍身不腐,便將白銀灌入屍身中,維護屍身完整。這是古代一種信仰的寄託,希望通過維持屍身不腐,來更長久地保留墓主人的靈魂,使其能夠在死後保持原來的模樣去到不同的世界。

而後經DNA比對以及查探史料,可基本確認墓主人為耶律質古,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唯一的女兒,也是遼代218年的歷史中唯一的一位有奧姑身份的公主。

這位質古公主的一生十分波折,她作為遼太祖唯一的女兒,她在很小的時候便已經被賦予上了神性色彩。當時遼代契丹族普遍信奉薩滿,而薩滿巫師一般都能夠將人的願望傳達給“神”,一般由族內一些有威望的女性擔任。

而質古公主她幼時便被封為奧古,也是當時最小的一位薩滿巫師,同樣也是歷史中唯一的一位擁有奧古身份的公主。 她的地位可謂是達到了那時女性地位的頂峰。無論是她的皇室出身還是其獨特的宗教的薩滿地位。

而人心不古,質古公主和她的駙馬在參與了那場由阿保機的弟弟剌葛發動的叛亂後,三年戰敗,質古公主悔恨病死。因為叛亂,公主墓室小到只有十幾平米,完全不具備皇室墓室的規格,甚至駙馬也失去了和公主合葬的機會。而遼太祖為吊念他唯一女兒,通過大量的奢侈品進行陪葬,造就瞭如今我們看到的場景。

在她的墓室中一些壁畫和陪葬品都較為值得人們去研究。作為一位皇室薩滿,她的陪葬品和壁畫都充滿了皇家和宗教色彩。

壁畫中的形象來自於神話中的“嫦娥奔月”與“金烏”。這是表達了遼代人民對於文化起源的一種敬重,也意味著人對於自然中存在的“神靈”的恐懼和敬佩。有關猛獸形象的壁畫繪製於墓門正上方以及墓門兩側,古代修墓時往往通過猛禽壁畫以震懾一些誤闖墓穴的鬼怪來守護墓主人,功能類似於現在所說的守護神。

這些壁畫不但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神話的獨特魅力和神秘色彩,也同樣反映了當時高超藝術水平和文化的充分交融。

正如墓主人的陪葬品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漢化的痕跡,墓主人所穿著的衣物上的所繫如意扣,是漢族傳統的一種固定衣物的係扣方式。因其形似一種裝飾品如意而廣為流傳,並流傳至今。最初表達了一種長輩對於晚輩的美好祝願,希望晚輩吉祥如意,發展到一種普遍的象徵美好祝願的裝飾。

該座墓是在我大陸蒙古的一座遼代中型偏大的貴族墓葬,名為吐爾基山遼墓。經過二個多月的正式發掘,在地下埋葬了一千多年的契丹保存完好的彩棺和200多件珍貴文物終於得以重見天日更為中國文物保護以及探尋歷史根源提供了實物資料。

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2折向高管實行員工持股計劃,耐普礦機收關注函被質疑變相利益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