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如今,武俠小說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其中的精品卻很少,同質化嚴重。要說武俠小說的巔峰,那還得是金庸和古龍時代。尤其是金庸,很少有人沒有看過他的小說改編電視劇。“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當代武俠小說大家金庸給自己所著寫的所有長篇小說寫的一副對聯。

雖然作品多,但是他的小說,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幾輩人的江湖豪情故事。比如《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在他的小說中,要說武功高深又神秘的人,那一定有黃藥師。因此,人們就十分好奇,黃藥師如此神秘,他的最後關門弟子到底是誰?其實,他的最後一位弟子很厲害,郭靖差點死在其手裡,而張三丰還要給他行禮。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在小說《神鵰俠侶》中,有一個人物的一生就是這用這一句詩貫穿的。按理說,作為武俠類小說,愛情的描寫應當是十分少的。但是金庸先生就是有這樣的筆力,即便是著墨少,還是叫人印象深刻,因為其人物形象實在是太悲哀了,讓人心生觸動。

這個人物就是李莫愁。雖然名叫莫愁,但命運卻十分愁苦。她年少的時候師從古墓派,奈何一直嚮往山下人間,在偶然一次救到一個名叫陸展元的男人後,她就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愛情。陸展元也承諾於她,屆時一定會來迎娶她。哪裡知道,陸展元回去之後就背叛了她,和何沅君成親。

李莫愁怒不可遏,想要殺了陸展元。因為他人的干涉,刺殺失敗。但是即便是陸展元死後,李莫愁也一直追殺著他的女兒陸無雙和表小姐程英。就在一次她們兩姐妹馬上就要死於其手時,一個神秘的老者出現幫助了她們。

這個人就是一直身居桃花島的黃藥師。黃藥師見程英十分聰穎,於是便點化了她幾句。要知道,黃藥師在小龍女時代,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存在,他的女兒黃蓉在江湖上赫赫有名。而他年輕的時候,雖然弟子梅超風背叛了自己,但是因為要照顧即將臨盆的妻子,他選擇放棄追查《九陰真經》的下落。

而妻子又在這個時候因為生產黃蓉難產死去,一時之間,黃藥師經歷了人生幾大苦事,大受打擊,於是就將自己的弟子手腳挑斷,然後逐出島嶼,並表示要在桃花島上做隱士高人,準備終身不出世,也不再接收關門弟子。但是隨著黃蓉的長大,她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於是就某一天趁其不注意逃出了桃花島。

黃藥師無法,只能出去經常尋找,而在這個過程中,他自然也破了不出桃花島的規定。此後,就經常出入桃花島。而程英和陸無雙就是在李莫愁追殺的過程中遇到黃藥師正好外出。前面所說,程英這個時候因為天賦異常,所以受到了黃藥師的點化,因此就是他的最後一位弟子。那麼,程英真的是嗎?

程英肯定不是黃藥師的弟子。要知道,當時李莫愁在追殺陸無雙和程英的時候,這裡還有一個人,那就是《神鵰俠侶》中的主角楊過。程英固然有不錯的天賦,但是在楊過面前比,自然就是不夠看的了,所以黃藥師收他作為關門弟子更有可能。事實證明,黃藥師最後一位弟子的確是楊過。

楊過這個時候,正是被世人嫌棄,郭靖和黃蓉也不怎麼照顧他,而打小一直照顧自己的姑姑小龍女也不知所蹤。所以這個時候的他,可以說非常失敗和頹廢。大概內心所想就會呈現在外形至上,黃藥師看到楊過這個樣子,就想起了年輕時非常失敗的自己,於是決定收楊過為關門弟子。

但是此前,楊過已經拜了小龍女為師,不可再拜第二個師父,這於禮不合。然而黃藥師覺得天才者難求,於是還是在楊過與李莫愁決鬥時傳其武功心法。至此,黃藥師怎麼著也算是楊過的半個師父了。而楊過倒也沒有了之前的扭捏之態,反而大方地接下了武功秘訣。

有了黃藥師的心法,楊過的武功可以說是再上一層樓,所以可以單挑很多人。這其中也包括當時的武林盟主郭靖。郭靖和楊過的父親楊康有著密切的關係,曾經他們是好兄弟,但是後來因為身份的關係,楊康認賊作父,郭靖和他算是決裂。

最後的楊康雖然不是死於郭靖之手,但是卻和他的妻子黃蓉逃不掉關係。所以楊過身上揹著殺父之仇,對於這個小時候對自己頗有照顧的親人,內心充滿了掙扎。但他還是要選擇單挑。這一次,郭靖就差點死在楊過手上。因為楊過的武功實在是太驚人了。不過,楊過雖然佻撻不羈,卻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最後知道了自己的父親楊康真實作為,還是放棄了報仇。

最後,他經過十六年的等待,再次與小龍女重逢,並在守護襄陽一戰中成名。這個時候,沒有人再對他的不合世俗的愛情進行批評,所以他準備和自己的妻子小龍女隱世。不過在隱世之前,他在襄陽城遇到了一個很年輕的男子,名喚張君寶。

想到自己一生的不易,楊過生起同情,指導了張君寶幾招武功,也正是這幾招武功讓張君寶擊敗了尹克西。張君寶為此十分感激,所以一直記掛著楊過的好。慢慢長大後,張君寶的武學修為也越來越高,成為了武當派的掌門人張三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張三丰一直將其當做自己的師父,自然每次見了都要行禮以示自己的尊重。

這麼一看來,黃藥師最後的關門弟子是一代大俠楊過,並且楊過也確實不辱沒他的風采,在江湖上打出了自己的名聲,而且他還秉承前人的精神,指導後人張三丰,使得張三丰一直銘記師恩。

從黃藥師到楊過,再從楊過到張三丰,張三丰後面又教授武當派的弟子張翠山等,他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這種為師者教化他人的行為,真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所說的代代有傳承、文明永不滅的精神。這麼看來,金庸的武俠小說,不單單是武俠,中間還有很多我們民族的力量。

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項目」坪山水庫水情自動化監測設備採購及安裝投標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