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中秋節的習俗來歷有哪些,你知道嗎

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

雖然剛過了七月半,但是晚上的月亮已經特別的明亮了。

那麼每到中秋節的時候,天上的月亮都會變得非常的圓潤漂亮。

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也會圍在一起吃月餅,聊聊天,

那中秋節的習俗來歷有哪些,你知道是怎麼形成的呢?

一、中秋節的來歷

根據歷史的記載,中國古代帝王他們就很喜歡在春天祭祀太陽,秋天會祭祀月亮。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

8月15是屬於秋季的正仲。

那麼古文就稱之為“仲”秋節。

也是中秋節這個名字的來歷。

由於常年的戰爭,烽火連天,很多人都渴望和平,渴望家人團聚在一起。

常常思念遠方的親人的時侯,就會抬頭望著那一輪明月。

望著天上的明月時,遙想著親人在此時,也在看著明月。

通過遙望明月,去緩解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歷代的詩文中,也都能常常見到,許多明月寄情的詩句。

比如唐代詩仙李白的詩詞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以及杜甫的詩詞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還有筆者最喜歡的詩句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所以月亮在古時候,是作為一種光明純潔以及美好的象徵。

古時候的古人對宇宙,缺乏科學的瞭解,也會將月缺月圓作為悲歡離合的象徵。

然後去幻想到那月宮裡,一定會有什麼神仙在關懷著他們,保佑著他們。

由於人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常常會將自己美好的理想寄託在那,天上月亮中的月神,以求能夠降臨幸福。

所以,才有了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白兔搗藥的種種神話故事傳說。

“中秋節的習俗來歷有哪些,你知道嗎”

二、中秋節的習俗

歷來在民間,就有中秋祭祀月娘和拜月的儀式習俗,以及中秋賞月和吃月餅的風俗習慣了。

1、祭祀月亮

中秋節最傳統的風俗,應該就是祭祀月亮和拜月賞月。

早在古代,就流行這個習俗。

每到中秋節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在家門前設置祭臺,開始拜祭月神。

到了周朝的時候,每到中秋夜還要在祭臺上,會擺上月餅水果,還有各種乾果一類祭品。

在月下,會將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

點燃紅燭,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最後當家主婦會拿刀切開團圓月餅,具體切成幾份,根據家中幾個人計算。

2、拜月

在古代齊國的時候,有一個醜女叫無鹽,年少的時候就經常虔誠拜月亮。

長大以後,雖然還是醜,可是因為她高尚的品德,被選入宮。

卻遲遲並沒有得到帝王的青睞。

然後某一年的8月15,賞月的時候,突然天子在月光下見到了她。

月光灑在她的身上,身上像披了一層白紗似得,氣質也與縱不同,齊王的目光被她吸引,久久移不開視線。

經過深入相處後,更是被她的才情和高尚品德所吸引,立了她為皇后。

中秋拜月的習俗也就由此開始。

每到中秋節的時候,古代的少女們很喜歡拜月亮。

因為他們都希望自己在拜月的時候,或拜月以後,能遇到自己美滿幸福的姻緣。

目前在我們國雲南傣族地區,現在有些地方,還流行著中秋拜月的風俗。

3、吃月餅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

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南宋年間《夢粱錄》的書裡,

現代社會,早由農耕社會轉向工業時代,祭祀月亮和拜月的習俗已然沒有了。

但是中秋賞月和吃月餅的風俗還是繼續保留了下來。

以前的月餅,只是一種點心食物。

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和月餅結合在了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以上為中秋節的習俗來歷有哪些,你知道嗎的全文了。

文:李會珺

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剛殺了魏忠賢,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簡單,魏忠賢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