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人們常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可以說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尤其是金榜題名,在古代可以說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在清朝期間官商勾結互通,官僚主義已經十分嚴重。雖說科舉制採取八股文來禁錮人們的思想,但在當時科舉的選拔制度相對來說較為公平公正,已經是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了。

就例如我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他就是自寒門出生,考中狀元后才有機會進朝做官。但自從劉春霖考中狀元后,清朝便廢除了科舉制度,劉春霖成了清朝最後一個狀元郎,不久之後大清就滅亡了,而最後一個狀元郎劉春霖的命運也隨之發生鉅變。

寒門狀元

1872年,劉春霖出生於河北省肅寧縣北石寶村,父母為他起名叫春霖,久旱逢甘霖,春天又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寓意希望他能和祖輩一樣以農為生,並且在種地的過程中能夠順利。

劉春霖的父母雖然沒有文化,但卻十分開明,他們不希望兒子和自己一樣一輩子都沒有出息。於是他們做出了重大的決定,放棄手中的鋤頭鐮刀,去到城鎮中謀求其他出路,以此能讓兒子在城鎮中有讀書的機會。

而劉春霖的父母在當時也是十分開明他們積攢了錢財,全部拿來供劉春霖去學堂讀書。當時八歲的劉春霖唸的是私立學校,那個時候平民家的孩子能上學是十分不容易的,劉春霖深知父母的不易,也十分珍惜他的讀書機會。

聰明伶俐的他很快就接受了晦澀難懂的古文,並且能將其舉一反三,進步極快,鑑於他成績優秀,學校為其免費保送了蓮池書院。

光緒30年,劉春霖參加了科舉考試,1985年考中貢生,1901年中舉人,1904年參加殿試,劉春霖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平步青雲。而劉春霖的試卷也被送到了慈禧太后那親自評選,當時與劉春霖試卷一起送過去的第一名是朱汝珍。

但第一名朱汝珍的名字犯了慈禧太后的忌諱,再加上慈禧太后畢竟是後宮人物,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判斷上自然帶了一些狹隘的想法,於是他將朱汝珍第一名的身份排後。

而劉春霖出生於的甘肅多報國英雄,再加上名字又寓意美滿,於是慈禧當即令下,劉春霖便一舉考中狀元。

廢除科舉

其實劉春霖能夠成為狀元,也有氣運加身,慈禧太后十分迷信,當她翻開試卷名列時,一束陽光正好打在了劉春霖的名字上。慈禧在後再定睛,一看久旱逢春霖,當時南方多地有旱災,劉春霖這名字寓意頗好,於是她大手一揮,劉春霖便中了狀元。

劉春霖考中狀元的第二年,清朝就廢除了科舉制度,這一點也不足為奇,當時清明科舉制沿用八股文,很多考生思想都被固化,很難有新的發展。

於是清政府想要效仿西方國家辦理學校以此來代替已經腐朽的科舉制度。但科舉制度被廢后,狀元劉春霖的去向便成了難題,最終清朝決定派他去國外學習先進文化。於是劉春霖趕赴日本,兩年後劉春霖歸國被任命為滿清諮議會成員,負責教育部門的工作。

辭官避世

但即使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進行洋務運動,也已經是強弓末弩了。199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轟然倒塌,中華民國成立。

而最後的狀元劉春霖自然也不能浪費,當時的領導人為了宣傳如家封建文化,他讓劉春霖擔任中華民國秘書處處長。並且任命他到山東曲阜,舉辦孔子祭祀大典,利用它來宣傳儒家文化。

劉春霖在這些軍閥混戰爾虞我詐中不斷被利用,彷彿大家不在意他的才幹,更加在意的是他狀元郎的身份,以此來服眾。

劉春霖眼看著生靈塗炭,百姓民不聊生,但新的政府依舊是不作為只顧著手頭上的權利。這些都是劉春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想考中狀元,保家衛國,能夠施展拳腳做出一番有意義的事業,但如今只能任人擺佈,對於國家的亂想無可奈何。

1982年,劉春霖做了一項重大決定,他辭去了所有的官職,獨自留在北平做一名隱士。他決定不再做官,並表示世界上的紛紛擾擾皆與他無關。

晚年風波

雖然劉春霖已經辭官避世,但在亂世誰能又獨善其身呢?很快,戰火變波及到劉春霖身上。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劉春霖是最後一位狀元,再加上他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當時很多地方霸主都想請他出山重新擔任重任。

向來如流氓和強盜一般的日本人不顧禮節闖入劉春霖家中,希望他能擔任滿洲國教育部部長。劉春霖雖然最終沒如日本人所願,但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慘烈的,日本人將他的家裡洗劫一空,家中所收藏的書畫珍寶皆遺失被搶。

劉春霖十分有氣節和傲骨,不然他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拒絕日本人的要求,但也正是因此他也被日本人此番強盜行為氣出了心結。自此以後他的身體狀況就愈發不好,並且他的心臟也出現了問題。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手中的教育事業,他燃燒著自己的生命,保持對教育事業最後的貢獻。他興建學校體察民間疾苦,奔走於各大鄉村之間瞭解民間災情,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他們提供最大的幫助。

小結:

1944年,中國最後一位狀元郎劉春霖因為心臟病逝世,他帶著最後一位狀元的傲骨和浩然正氣,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民族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他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他的文章和書法可以說是一絕,直到如今也被我們所收藏學習。

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漢宣帝劉詢即位,要殺劉賀,一位大臣說三段話,這位廢帝僥倖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