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36年12月1日,紅西路軍三十軍軍部進入在永昌城,一邊深入宣傳,發動群眾,建立政權,一邊抗擊敵人。五軍、九軍和三十軍與敵馬元海部隊鏖戰月餘,堅守城垣,給敵人以重創。12月28日傍晚,西路軍總指揮部率九軍、三十軍突出敵人重圍,全線撤離永昌縣境,沿著祁連山山麓,取道新城子、毛家莊、八個墩灘、大馬營,向西疾進,於29日下午進入民樂縣永固城。

由於受馬匪“共產共妻”等妖魔化蠱惑的影響,當地百姓聽到共產黨來了,嚇得四散逃跑,躲避紅軍。紅軍從永固城東門和南門進來,在路上碰到準備外逃的群眾,宣傳隊馬上展開宣傳工作,牆上也貼上了“打倒地主,分田分地”、“男女平等”等標語。跑散的百姓聽了紅軍的宣傳將信將疑,當看到紅軍不燒殺淫掠,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才逐漸消除了顧慮,慢慢地都回到了城裡。

12月底,正值數九寒天,河西走廊又連降大雪,城內積雪很厚,天氣冷得出奇,氣溫下降到零下二三十度。西路軍指戰員從12月1日進入永昌城就沒有過一天安穩生活,天天遭受馬元海部的襲擾。經過40多天的惡戰和連夜的急行軍,進入永固城的紅軍戰士個個衣衫襤褸,凍餓交加,疲憊不堪。當時永固城僅有3000多口人,一下進來上萬部隊,為了不打擾老百姓。大街上、老百姓的院子裡、屋簷下到處都睡滿了人,晚上,紅軍幾個人擠在一塊單薄的毯子、氈襖裡過夜。一些思想進步地主和小商販向紅軍開倉免費供糧,雖然如此,但紅軍堅守“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還是支付了銀錢買了糧食和柴火,生火做飯。雖然物資極其匱乏,情勢又非常危急,但紅軍紀律嚴整,行動有序,對老百姓秋毫無犯。需要的物資都花銀圓買,借用的傢俱、灶具等物品都有借有還,損壞的進行賠償,因而受到永固城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援。永固城面積不大,城內原有八眼井,以供全城居民生活用水。現在,突然間增加1萬多人馬。為了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戰士們日常用水只能在城北門外泉眼處取水和化冰水。由於人太多,就連路邊的、廁所邊的雪塊、冰塊全都吃光了。

部隊一邊開展積極的戰略防禦,緊急構築工事,堵塞城門,加強城防,防備敵人追襲。一邊加緊休整,救治傷員,籌備物資,做好西進的準備。宣傳隊走街串戶進行宣傳,動員群眾踴躍參加紅軍,號召窮苦老百姓起來鬧革命,打倒地主惡霸,分田地,分家產。

在永固城經過兩天的休整,鞍馬勞頓的紅軍指戰員得到了短暫的休息。12月31日傍晚,紅軍大隊人馬全部開拔,離開永固城,經過洪水城,越過甘州,涉黑河而西進,與提前到達臨澤蓼泉的五軍總指揮部會合。

紅西路軍雖然在永固城僅僅停留了兩天兩夜的時間,但他們宣傳革命真理,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方針政策,在當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以嚴整的紀律和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得到了寶貴的補給和支援。在軍事上,總指揮部對九軍領導人進行了調整,對西進作戰計劃做了重要的研究部署,做好了西進佔領甘、肅兩州的準備,拉開了解放臨澤、高臺的序幕。

紅軍走後,因傷病而流落下了四個小紅軍,劉其民、三官保(樑生泰)等人分別被安置在秦永隆、曹同相、沈興德、馬虎平四個開明地主或小商販家,西路軍失敗後,他們以放馬娃、小幫工等身份掩護這些小紅軍,多次躲過了馬匪的搜查,這四人一直到解放後,回了原籍。西路軍在臨澤倪家營失敗後,30軍某師1團2營5連3排戰士楊培華在戰鬥中失散,走村串戶幫工餬口,來到永固城,在當地百姓的救助下落腳,人稱“楊共產”,後來定居娶妻,到70年代初去世。

2016年9月20日,當地政府在永固鎮南關村建成永固城紅西路軍休整遺址。該專案佔地面積80平方米,建有長0.8米、寬0.1米、高2.6米的紀念碑1座,基座長1.2米,寬0.6米,高0.5米,碑為漢白玉,底墩、臺階為鋼筋混凝土澆鑄,四周青龍石貼面,正面雕刻“永固城紅軍休整遺址”,背面陰刻文字:“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路軍總部和九軍、三十軍按軍委主席團指示撤離永昌、山丹西行,二十八日抵達民樂永固城。時值嚴冬大雪,將士露宿街頭,號召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兩天後向西開進。”

(核發:夏曉萍 編髮:武廷河)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蘇聯送美國大使一木雕,掛大使辦公室8年才反應過來:我們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