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電影《王的盛宴》

司馬遷的《史記》在所有史書中地位最高。正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謂之“絕唱” 用我們手中之筆,如何寫好當代“史記”,是我今天要講的“乾貨”。

記得看電影《王的盛宴》開頭有個場景很逗趣:史官在記錄著劉邦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皇帝嗎,都是金口玉言,作為史官的職責就是如實記錄皇帝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劉邦笑著對史官說:“好好給我寫,給我寫好點”。不知道歷史上是否有這個場景,但編劇和導演確是把握住了劉邦個人的特質和風格,他雖然對文人不怎麼看重,但對如實記錄他言行的這個史官和他認真記錄的史錄,確是非常看重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在意史書上是怎麼寫自己的,對於這個“名”他看得很重。貞觀年間的一天,李世民對褚遂良說:我能看一下《起居注》嗎?褚回答不行,我們史官有規矩,好的壞的都要記下來,要傳世的。李世民說: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也要記下來嗎?褚遂良說:是的,這是史官的職責!即便我不記下來,天下的人也都記著它呢。

時光荏苒,康乾盛世鍛造者之一乾隆帝喜歡讀史,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做法,乾隆很不以為然,他說:我們做皇帝的,有意想不到的讚美,也會有求全責備的毀謗。作為人君,只要用心去做事就行了,怎麼可以每天喋喋不休地和天下人辯論是非呢?

講這樣一個故事,是為了說明寫史、記史、錄史很重要,發揮好它“以古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對於我們正在進行的各項工作,開創的各項事業來說都很重要。

欲滅其族,先滅其史,欲興其族,必重其史。上下五千年,唯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其中深刻的道理令人深思。這個道理即複雜又簡單,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代代傳承”。再精簡成兩個字,就是“傳承”。

我們今天做的事,其實就是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次傳承。我們所在的地方所涵蓋的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一個區域幾十年的歷史,而是貫通國家和民族歷史的一個聚焦點,一個折射點,一個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的匯合。要有這個認識,更要有這個站位,在修史過程中,我們時時刻刻要把這個理念契合其中,融入其中,貫通其中,只有這樣,我們編纂出來的東西,才能在歷史傳承中被肯定、認可和代代相傳。

書不是寫出來的,寫出來的書一定是蒼白無味的,一部真正的史書,一定是敢於執千秋之筆,懷赤子之心,富滿腹學識,擔歷史責任,用真情實感釋放出來的生命樂章。沒有這樣的感情,沒有這樣的真情,沒有這樣的熱情,是寫不出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史書的。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朝皇帝不與後宮女人共同過夜,這一制度在同治時終於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