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漢末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群星璀璨的時期,無數能人異士都在那個時代湧現,其中最受世人矚目的就是那些征戰沙場的將領了,而將領中的佼佼者,我們就稱其為名將。名將之中,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將;有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的勇將;還有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儒將。這些名將不僅能夠改變一場戰爭的結果,甚至能通過一己之力改寫整個歷史程序,像周瑜之於赤壁、張遼之於逍遙津、趙雲之於長阪坡,可以說,這些名將就是那個時代的主角。而這些名將中最被我們所熟知的,就是那些屬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的名將了,那麼有哪些名將是不屬於魏蜀吳勢力的名將。

一、呂布

呂布不屬於三國之中的任何一家,但卻幾乎毫無爭議的被後人評為三國第一猛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呂布的個人實力確實是天下無雙,而且軍事實力也堪稱一流。呂布早年在丁原手下任主薄,後來又投靠了董卓軍,在董卓麾下,呂布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一樣展現出太強大的軍事能力,直到呂布誅殺董卓,向東流亡後,他的軍事實力才得以展露。

呂布先是投靠了袁紹,為袁紹對付冀州地區的黑山賊,這一戰呂布憑藉自己的高機動性,通過游擊戰術擊敗了這支賊軍,斬首數萬,也為自己贏下了飛將的稱號。戰後呂布又被袁紹猜忌,投奔了張邈,在張邈手下,呂布開始了與曹操的軍事較量。在戰爭初期,呂布一度把曹操打的想去投奔袁紹,濮陽之戰甚至差點殺了曹操,但最終還是由於糧草不濟而被曹操埋伏所打敗。

被曹操擊敗後,呂布投奔了劉備,再次背信棄義襲取下邳,佔領了徐州地區。此時的呂布沒有任何盟友,卻抵擋住了曹操、劉備的多次進攻,曹操軍圍困下邳後,也難以攻下 最終還是通過決水圍城才擊敗了呂布。呂布投降後,曹操一度想招募這員勇將,但又擔心他再次叛變,還是殺了他,呂布可以說是死在了自己的反覆無常上。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之一

二、高順

高順是呂布麾下的頭號將領,為人清白,素有威嚴。他治軍嚴格,禁止部下喝酒,統帥了一支七百餘人部隊,這支部隊是當時呂布軍的精銳,在高順的帶領下可以說是攻必克,戰必取,因此又被稱為“陷陣營”。建安三年(198),呂布叛變朝廷投靠袁術,高順和張遼一同攻打劉備軍所在的小沛,以少勝多擊敗了擁有關羽、張飛兩名悍將的劉備軍。之後曹操派遣夏侯惇前來救援,也被高順阻擊,夏侯惇此戰大敗還瞎了一隻眼睛,由此可見高順的軍事才能。

不過高順雖然戰績突出,能力非凡,但是卻一直遭到呂布的疏遠,呂布甚至一度剝奪了他手下的“陷陣營”,直到大敵當前才把兵權交還他,不過即使如此他也對呂布忠心耿耿。相比於呂布麾下投降曹操的張遼,高順在白門樓面對曹操的招募一言不發,最終慘遭殺害,可以說高順唯一的問題,就是錯跟了呂布,如果他一開始就跟隨了曹操,那他一定會在之後的故事中有一番大作為。

三、鞠義

鞠義是袁紹麾下大將,能征善戰,由於從小生活在涼州,所以精通羌人的戰法。鞠義早先是冀州牧韓馥的部將,後來起兵反韓,打敗了韓馥,投靠了袁紹。當時南匈奴首領於夫羅挾持河內太守張揚反叛,鞠義輕鬆將平定了這次叛亂。

初平二年(191),公孫瓚舉兵攻打袁紹,攻勢凌厲,冀州郡縣紛紛投降,之後公孫瓚屯兵磐河,袁紹迎戰。當時公孫瓚實力遠高於袁紹,手下還有當時剛剛加入的趙雲,而且公孫瓚麾下一支名為白馬義從的軍隊,戰力很高,是袁紹最為頭疼的物件。但鞠義率八百精兵為先鋒,藉助弓弩掩護,卻將公孫瓚的三萬步兵,五千多騎兵殺的大敗,一戰全殲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此戰之後,公孫瓚士氣大敗,修築了易京樓,長期居住於此,再無心與袁紹爭奪河北,鞠義也名聲大漲,成為袁紹軍中的二號人物。

基本消滅公孫瓚勢力後,鞠義開始居功自傲,甚至不聽從袁紹的命令,最終被袁紹所殺。如果鞠義沒有被袁紹誅殺,之後的官渡之戰,他也許也能大放異彩,讓世人記住他的名字。

麴義(又作曲義),生卒年不詳,是東漢末年軍閥袁紹部下的將領

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選取的三名不屬於魏蜀吳勢力的名將,他們有的名聲如雷貫耳,有的卻不為世人所熟知,但是他們和其他名將一樣,也都擁有彪悍的戰績和超凡的軍事才能。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休達:曾是通向大西洋的國際口岸 也是大航海時代的真正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