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幾年前,我看到了山西票號,就是那個時代的銀行啦。也看了一些這方面的書,心裡就生出了一個疑問:山西票號那麼牛,可是在民國時代,也就是進入現代化國家之後,一家票號也沒能活下來。這是為啥?

你看,中國傳統中就有的行業,餐飲、食品、服裝、鞋帽、製藥、釀酒、珠寶首飾,都有老字號活下來的,有的還經營得挺好。那為啥本土的金融業,和新式銀行競爭,無一倖免,全部被淘汰呢?按說,在自由市場中長出來的東西,應該不至於生命力這麼差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其中的原因。

中國本土原生的金融業,其實有很多種型別。最常見的是兩種:錢莊和票號。

先說說錢莊。明朝和清朝,中國用的是銀本位制度。一般是在小額交易中使用銅錢,大額交易、政府徵稅以及政府向官員發俸祿,則用白銀。這樣一來,就經常需要在白銀和銅幣之間換來換去。而且,白銀的重量、成色等等有很大差異。只要沒有銀圓用來交易,交易成本其實很高。市面上流通的,有外國銀圓,比如墨西哥鷹洋、大小元寶、紋銀、散碎銀塊等等。經常需要稱量銀子的重量,鑑別銀子的成色。

錢莊是幹什麼的呢?就是在白銀和銅錢之間的來回兌換,以及鑑定白銀成色、稱重等等。這種業務,你想得到,只要幣制一改革,就活不下去了。最後一擊是在1933年,國民政府改革幣制,有個專有名詞,“廢兩改元”,就是把按銀子重量計算的一兩二兩,改成了貨幣單位一元兩元。那市場交易當然就方便了很多。錢莊的生意從底層就被剷掉了,就沒法做了。

接下來就要說到票號。票號是中國本土產生的最高階、最複雜的金融機構,大多由山西人經營,所以又稱為山西票號。

票號的生意就多了。異地匯兌、存款、放貸都做,和現在的銀行沒什麼區別。那既然是銀行,存款從哪裡來呢?主要來自政府的公款,稅款、軍餉等等。清政府的公款,按規定應該存放在北京的國庫和各省的藩庫裡,但票號老闆往往說服官員把公款存放在票號裡。這樣,官員個人能得到好處,票號也有了經營資本。

聽到這兒,你發現一個問題沒有?為什麼票號的存款,主要不是民間資本,而是官僚資本、公款呢?這好像和我們理解的市場經濟的銀行不太一樣。對,原因很簡單,風險太大了,老百姓不敢存錢。

這樣的例子很多。1883年10月,中國市場爆發了一次金融風潮。“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這個時候垮掉的。你看,胡雪巖靠著左宗棠發家,左宗棠西征的軍費就放在他的錢莊裡,還讓胡雪巖經手向外國銀行的借款,所以成就了一個“紅頂商人”。但是金融危機一來,富可敵國的胡雪巖也扛不住。

清末,北京還有一個著名的“四大恆”,就是四家名字中帶“恆”字的錢莊:恆利、恆和、恆興、恆源。當時北京城,說一個人神氣,有句話叫:頭戴馬聚源,身披瑞蚨祥,腳踏內聯升,腰纏“四大恆”,就是四大恆的銀票。但是,八國聯軍一來,慈禧太后是跑了,四大恆的銀庫被搶了,然後就一蹶不振。

那麼,後來的來自西方的銀行,是不是就比土生成長的錢莊票號的風險小呢?恰恰相反,銀行的風險更大。

我們今天看到的銀行,從純粹經濟的角度來說,都持續處於“資不抵債、瀕於破產”的狀態。不用等到金融風潮或者危機,正常狀態下,只要大部分儲戶同時來取錢,銀行立刻垮臺。這就是所有銀行家的噩夢——“擠兌”。

中國古代的錢莊票號可不敢這麼玩。他們和市場中的其他企業一樣,一定要確保正向的現金流。要知道,錢莊承擔的都是無限責任。

那就奇怪了。為什麼“資不抵債、瀕於破產”的銀行,反而能輕鬆打敗勤勤懇懇、謹慎經營的錢莊呢?

概括來說就是:錢莊是自由市場的競爭參與者。上面介紹的錢莊、票號的狀態,其實就是金融市場自由競爭的樣子。而現代銀行不是,它是壟斷性的特殊行業,它的背後都是國家。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麼說不對吧。市場中雖然有中農工建那樣的國有大銀行,但也有很多中小銀行啊,也是自由競爭、自負盈虧啊,怎麼能說銀行都是壟斷者呢?

說銀行都是壟斷者,是一點兒也不冤的。事實上,今天我們看到的銀行,完整名稱應該是“特許銀行”,是國家用法定手段正式賦予他們種種特權的產物。當然,國家的特許地位不是白給的,銀行要在很多方面服從國家的嚴格管理,比一般企業嚴格得多。

現在你明白了,為什麼國家要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說白了就是,國家只特許銀行做吸收公眾儲蓄這件事,別人不許幹。

為什麼會是這樣?就是我們前面講的,現代銀行其實處於巨大的風險之中,如果沒有國家的保護,銀行根本生存不下去。比如,儲戶擠兌,一般政府都要出面,否則可能引爆金融危機。貸款人賴賬不還,銀行不可能自己去抓人,要去法庭起訴。扣押老賴財產,貼封條,得警察動手。還有,一旦銀行金融產品爆雷,到了最惡劣的情況,也是要國家出手。

就拿美國來說,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最關鍵的時刻,美國財政部就出手購買了AIG,就是美國國際集團的資產,保住了它。事後在美國也有人討論,雷曼兄弟公司就倒了啊,你們政府怎麼不出手救呢?這違背了自由市場經濟的理念啊,這還叫資本主義嗎?

AIG處在金融機構網路的樞紐位置,如果它倒下了,那就會連鎖反應倒一大片,國家能不救嗎?

為什麼不救雷曼兄弟?原因也很簡單,你沒有“大到不能倒”,沒那麼重要。順便說一句,金融危機過去之後,美國政府又賣掉了AIG的資產,一出一進還從中掙了230億美元。

今天我們聊這個話題,對比中國本土的錢莊票號和現代的銀行,從這個角度,就更能看清楚現代金融業的實質。

為什麼中國的錢莊票號,沒能像全聚德烤鴨,同仁堂藥店那樣,從古代社會穿越到現代社會,成為金融老字號?不是因為錢莊票號的老闆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壓根是兩個物種。當外國銀行進入中國時,他們帶來的,並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金融商業模式。他們帶來的,是一種整合了政治經濟全新的社會組織結構。因為有來自國家的充分保護,銀行的資金規模大得多,經營範圍廣得多,承擔風險的能力強得多,利潤更是多得多。銀行對錢莊票號,完全是降維打擊。

現代金融業,雖然是市場經濟的樞紐,但是它本身反倒不是自由市場經濟的產物。沒有國家的參與,就沒有現代金融業,反過來也一樣,沒有現代金融業,也就沒有現代民族國家。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東漢晚期,宦官與外戚輪流坐莊的局面,導致發生了一場場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