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04

南宋第三次“內禪”的物件是趙惇的次子趙擴,宋寧宗趙擴成為南宋的第四任皇帝。

1194年,趙擴即位之初,拜趙汝愚為右相,召朱熹為經筵。一時間眾賢盈庭,頗有治世氣象,人稱之為“小元祐”。不過很快,心懷不滿的韓侂冑利用趙擴將朱熹罷黜回鄉,自其入朝,不過四十六日。

1195年,趙汝愚在與韓侂冑的政爭中失勢,趙汝愚被罷相併很快不明原因的死亡。趙、朱之事引起太學學生上書言事,但均為韓侂冑逮捕流放,尤以“慶元六君子”最為著名。韓侂冑為打擊反對勢力,遂定朱熹理學為偽學,反對之人均定為逆黨。慶元黨禁一直持續至1202年,為趙汝愚的平反標誌著黨禁的全面馳解。

韓侂冑面對朝野抨擊,為了鞏固第一權臣之位,於黨禁解禁次年即萌生開邊之念,趙擴於1205年密詔諸軍做戰前準備,拉開了開禧北伐的序幕,並最終於1206年啟動全面北伐。

戰場分為三部,東線在兩淮,中線在湖北,西線在川陝。東線主戰場首先發動進攻,並取得泗州之戰等小勝,但隨後在宿州之戰中遭遇慘敗,東部戰線喪失戰力。中線戰場亦初有小捷,但很快即徹底崩潰,長江以北全部丟失。西線主帥畏戰逃竄,副帥自稱蜀王向金稱臣。韓侂冑無奈向金議和,金國點名先要韓侂冑之人頭。

1207年,與韓侂冑有隙的後宮楊皇后矯詔御筆,與外臣史彌遠合作,將韓侂冑誅殺於上早朝的路上。韓侂冑既死,宋金兩國遂成嘉定和議。以開禧北伐為界,寧宗一朝此前屬於權臣韓侂冑,此後歸於權臣史彌遠。嘉定和議帶給了南宋十年和平。

1217年,南宋接受西夏聯合滅金的建議,在兩淮、京湖、川陝三條戰線上對金宣戰。宋金戰爭持續了七年,雙方互有勝負,但均未發起大的攻勢。

此時的金國早已陷於金蒙之戰的泥淖無法自拔,1221年,金宣宗輕信誣奏,誅殺了主帥僕散安貞,金軍南下更加無法推進。1224年,金宣宗病死,繼位的金哀宗向南宋示好決定結束戰爭。

1224年,趙擴病死。宋寧宗趙擴在位30年,受制於權臣,苟安於現狀,幾至政事無一建樹,更遑論在國際視野下審時度勢守成中興。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唐高陽公主和辯機有兩個兒子,他們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