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朝歷史上哪幾位皇帝是最有名的?非康熙、乾隆祖孫二人莫屬。康乾盛世以祖父為開源,以孫子為結束,而被夾在中間的雍正,存在感自然而然地被人省略忽視。據說,康熙特別喜愛乾隆這個孫子,心裡將他視作大清未來接班人,當作皇太孫去培養,愛屋及烏,乾隆要當皇帝,其父親雍正自然也得當上皇帝。這就是說:雍正之所以能當皇帝,全是兒子乾隆的功勞。乾隆人生最大的偶像是皇爺爺康熙,事事以他為榜樣,人生成就、史書留名、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等等,皆效仿康熙,晚年下江南也是如此。乾隆活著的時候退位讓賢,禪位嘉慶帝,就是顧及皇爺爺康熙在位61年,自己不能超過他。

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寓意“天道昌隆”,在位60年,禪位後卻繼續“訓政”,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和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素以“孝”著名,堅持孝道,以孝治國,可在他登基之初,卻堅持選擇殺死一位父親雍正不允許殺的人。乾隆為何違背自己立下的原則,史書上留下這麼一個“小”汙點呢?他不是可以選擇暗地裡謀害嗎?為什麼大張旗鼓弄得天下皆知?

雍正要保、乾隆要殺的這人名叫曾靜,是位頗有地位的秀才,機緣巧合讀到著名漢人學者呂留良的著作。著作中處處洋溢著“反清復明”的大逆不道思想,曾靜大受感化,書有一文著有一話:春秋時皇帝,該孔子做;戰國時皇帝,該孟子做;秦以後皇帝,該程子做;明季皇帝,該呂留良做,現在卻被豪強所壽。

這番言論無論放在何時何地,都是驚世駭俗,不被常人接納認可,何況在滿清王朝。曾靜若有所思,認為自己當有所行動,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不應該在家坐以待斃,等待清朝滅亡。說幹就幹,開始聯絡各方反清義士。要不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曾靜把所有事情都想的過於理想。當時雍正帝剛經歷完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登臨皇位,不服氣他者甚多,曾靜覺得這是個機會。清廷內亂,正是反正好時機。

曾靜憑藉三朝名將、川陝總督嶽鍾琪姓岳,認定他乃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第21世嫡孫,一定非常厭惡清朝,是忠於漢人的。曾靜什麼身份,想見川陝總督?最後只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呈上書信讓嶽鍾琪看到。嶽鍾琪看完心驚肉跳,立馬密摺雍正帝,表明自己的心跡。嶽鍾琪能坐上清王朝最頂級的封疆大吏位置,不愚蠢是肯定的,忠心更是得到雍正帝信服的,能跟著曾靜造反才奇怪。

雍正帝看完嶽鍾琪奏摺,覺得這事可大可小,便下詔書先假意答應安撫住他們,然後一網打盡。不久後,已經入土為安多年的呂留良被脫出梟首示眾,其門徒親朋六十餘人,有的被斬立決,有的被流放寧古塔為奴永世不得翻身。主犯曾靜主動認罪,並寫下情真意切的懺悔書,懇求皇帝能開恩饒命。

雍正帝選擇了原諒曾靜,沒有處以極刑(千刀萬剮),還給他服下一顆定心丸:“我在位一日,就沒人敢殺你。”其中不只是簡單的動惻隱之心,還有雍正帝的政治考量,收服人心。況且,曾靜此子,不足為慮,殺不殺都是小事。雍正在位13年後去世,乾隆即位,一登基就把曾靜給清算處死,理由是“洩臣民公憤”。

乾隆殺曾靜沒什麼別的目的,就是看他不順眼,覺得這人很討厭。還有就是,乾隆殺曾靜可以立威,告知天下:自己不是個好惹的皇帝。後來乾隆執政將清朝文字獄推上頂峰,而殺曾靜是一個開端,是這場亂象的序幕。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為什麼說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