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

有這樣一個人,他祖籍黎巴嫩,出生於美國,求學於瑞士,但他卻說“我是個中國人。”

他就是喬治·海德姆,他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叫馬海德。

馬海德78年的人生傳奇而多彩。

他迎娶了“延安第一美女”成為轟動延安的特大新聞。

他還是第一個正式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外國人。

他更是一個拯救50萬麻風病患的中國人。

1910年9月26日,馬海德出生在美國的一個普通黎巴嫩移民家庭,他的爸爸是一名鋼廠工人,媽媽則在家裡照顧馬海德兄妹四人的日常生活。

在馬海德8歲的時候,全家人被感染上了流感。因為沒有多餘的錢進行醫治,眼看生命就要受到威脅。

這時,一個好心的老醫生來到馬海德的家裡免費為他們治療。

從這時起,馬海德就想和這位好心的醫生一樣,為窮人治病。

他17歲的時候考入北卡羅來納大學讀醫學預科,23歲時就獲得了日內瓦醫科大學博士學位。

這讓馬海德的父母非常高興,他們日思夜想的盼望馬海德可以早點回到美國做一名醫生,讓一家人在經濟上有一些起色。

但是,在瑞士的馬海德無意間看到報紙上寫到亞洲正在流行一種熱帶病,他便和兩位同學一起來到了中國。

到了中國後,他們在上海的醫院做兼職醫生,後來又開了一家診所。

但是,當時的中國醫學落後並且條件十分艱苦。僅僅過了一年多,和馬海德一同前來的兩名同學便選擇回到美國。

這時,正在猶豫的馬海德遇到了宋慶齡。

在宋慶齡的影響下,馬海德決定留在中國幫助更多的人。並在給美國同學的信中寫到:“我不想回美國了,此時此刻,我將盡心做我能做的幫助這裡的人。”

1936年,在宋慶齡的協助下,馬海德來到了在當時環境最為惡劣的陝北。

在蘇區考察醫療衛生工作時,當地的很多都是回民,當他聽說“十個回回九個馬”這句俗語時,便把自己的本名“海德姆”倒過來改叫“馬海德”。

從此,他的名字也從喬治·海德姆,變成了馬海德、馬博士、馬大夫、老馬。

因為延安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馬海德也因此得了胃潰瘍,身體也變得日漸消瘦。

當三個月過後,到了約定離開延安的日子,馬海德卻做了一個讓他人不能理解的決定。

他要留下來,留在延安,幫助這裡的老百姓。

當馬海德第一次近距離在戰場搶救傷員時,他懵了。

但聽見不停的有人大喊,醫生,醫生時,馬海德說:”我突然清醒了!“

在傷病員需要輸血時,他毫不猶豫地捲起自己的袖子;當遇到有病人休克,他馬上口對口的進行人工呼吸;當有傷員被毒蛇咬傷,他直接用嘴幫病人吸毒液。

因為當時很多人沒有醫療的意識,身體難受也認為忍忍就過去了。馬海德便挨家排查。

他說:“醫生不能等病人,要去找病人!”

這樣的馬海德,在3年的時間裡就為4萬多人治了病。

除此之外,他還幫大家修眼鏡、修鋼筆、播廣播......成為了無所不能的“萬能博士”。

去到延安的一年後,馬海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說:“從此,我能夠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為一個客人置身於這場偉大的解放事業之中,我感到極大的愉快。”

同時,馬海德還在中國許下了三個夢想。

第一是希望中國的抗戰取得勝利;

第二是希望娶到一位漂亮的中國太太;

第三是希望自己能夠拿到“中國身份”,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一名“中國人”。

很快,他的第二個夢想就實現了。

當時,在延安有“四大美女”,排名第一的姑娘叫做蘇菲。

'

1939年,19歲的蘇菲剛從上海來到延安,因水土不服病倒了。馬海德聽說後就馬上背上藥箱出了診。

沒想到這次出診,成就了一場長達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

當蘇菲痊癒後,馬海德拿出自己珍藏的信紙寫了一封情書。

“我衷心希望你能按時很好地服藥,早日恢復健康,恢復你那美麗的微笑。”

1年後,馬海德和蘇菲舉行婚禮,這件事一度成為轟動延安的大新聞。

當時結婚證是兩聯的,應該撕開男女各儲存一張,但是馬海德偏偏不讓蘇菲撕開。

他說:“我們一輩子也不要分開。”

後來,兩人長達半世紀的愛情故事,還拍成了電視劇《歷史永遠銘記》搬上了熒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馬海德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夢想沒有實現了。

他便馬上申請加入中國籍,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籍的外籍人士。

1950年,馬海德成為國家衛生部顧問,協助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當時,國外的專家的工資比較高,當有人通知馬海德領取這部分補貼工資時,他馬上拒絕了。

“我是中國人,我不是外國專家!”

加入中國籍後,馬海德又找到了自己的第四個夢想。

在中國消滅麻風病。

麻風病,這種讓人聞風喪膽的傳染病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患病者往往五官扭曲、四肢畸形,由於這個病傳染並且沒有醫治的條件,在中世紀患病者被焚燒、水淹乃至活埋。

到了近代,麻風病人一旦被發現,會立即投入偏遠的“麻風院”隔離起來,讓他們自生自滅。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有超過50萬人受到麻風病折磨。

為了消除麻風病,馬海德便帶隊去了海南,去麻風病院給患者做檢查和治療。

他想消滅大家對於麻風病的恐懼,便主動和病人們握手、同桌一起吃飯。

甚至有一次,他直接把患者的腿放在自己的腿上進行傷口潰爛部分的檢查。

還有一次, 馬海德到河北的一家麻風醫院,給麻風病人拜年。

當馬海德伸手要和一位老人握手時,他卻一直不敢伸出手。

後來,在周圍人的鼓勵下,老人哆哆嗦嗦伸出手來,當他和馬海德的手握在一起的那一刻,老人淚流滿面。

他說:“我患病25年,沒有人敢跟我握手,您是第一個。”

1976年,66歲的馬海德被確診患上了前列腺癌,得知患病後,他對家人說:這個病最少能存活七年,我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他成立了中國麻風協會,中國麻風防治基金會,馬海德還將麻風病傳統的住院隔離治療辦法改變為社會防治,並提出“中國要在2000年基本消滅麻風病”的目標。

為了籌集麻風基金,他跑遍全國幾百家醫院、防治點、走訪了十幾個國家,併為中國爭取了價值上千萬美元的援助。

1986年,中國麻風病人數量已從50萬減少到7萬。

1年後,已經動過8次手術的馬海德生命進入倒計時。

但他仍要堅持看望麻風病人,為他們最後再辦一點事情。

馬海德剛剛從醫院治療出來,就去到加拿大參加麻風病的會議。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馬海德住進了北京協和醫院。

在病床上他還讓妻子蘇菲幫他讀那些麻風病人給他寫的信件,並想著親自回信。

當他看到廣東的麻風病人在信中說,山溝的麻風病人生活艱苦,沒有菜吃、缺醫少藥時,馬海德難過得哭出了聲。

臨終的時候,馬海德說:“如果讓我重新開始生活,我還是要選擇這條道路。”

1988年10月3日,馬海德在中國結束了他的一生。

根據馬海德的遺囑,他的骨灰一部分被安置在北京,一部分撒在陝北的黃土高坡,一部分帶回美國家鄉。

他的妻子蘇菲也將馬海德給她留下的四萬美元養老金,也全部捐給了麻風基金會。

到目前為止,中國麻風病新發病人已連續年均不超過1000例,“麻風村”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在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馬海德被評為“一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其中對馬海德有這樣一段評價:

“秉博愛之心,施精湛之術,辨證有方,活人無算。國初首入華籍,更殫厥心,遍馳其跡,傾力於防治麻風之鴻業,澤被杏林。”

馬海德:為中國奉獻了畢生心血

蘇菲與馬海德的一世姻緣

馬海德三個人生夢想都實現了

情定中華馬海德

馬海德的第四個心願

《感動中國人物誌》--馬海德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讀史明智】七個子女被劃“右派”,但他始終“願意當毛主席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