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開國少將張學思的故事。

張學思是著名的張學良的異母弟,是奉軍領袖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是張作霖長子,而張學思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張學思1916年出生,曾接受過中學教育,他在17歲時祕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經由張學良的介紹進入南京中央軍校學習。

抗戰軍興,張學思回到陝北,經過了延安馬列學院抗日軍政大學的學習。1940年,張學思奉命來到了抗戰局面最艱苦的晉察冀根據地工作。期間,張學思的主要工作地點就在今天的河北。當時擔任冀中軍區司令員的呂正操長期在河北 領導抗戰,開創了不錯的局面。

張學思在當時出任了呂正操的參謀處長。在四十年代初那個敵人瘋狂掃蕩,破壞敵後根據地的歲月裡,張學思和呂正操轉戰南北,指揮作戰。他和於權伸、沙克等人都是呂正操可仰仗的重要支撐。呂正操將軍回憶起當年艱苦的河北抗戰時曾說,自己一天最多時要指揮五次作戰。在頻密和艱苦的戰爭中,離不開張學思的參謀。

抗戰時期的張學思,擔任過冀中軍區副參謀長兼作戰科長、晉察冀軍區參謀處長。1944年後,張學思調任到晉察冀軍區平西分割槽擔任參謀長、副司令員。可以說在1940到1945年期間,張學思的抗戰歲月基本都是在河北度過的。

除了長期的戰鬥歲月外,張學思和河北還有別樣的緣分。第一是他的生父張作霖的祖籍是河北大城,而張學思的生母是張作霖的四姨太(許夫人)。有資料說,她就來自於當時屬河北管轄的宛平城(後劃入北京市區)。

抗戰勝利後,張學思調動工作來到東北,擔任過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等職務。新中國建立後,張學思被委派到蘇聯學習海軍,曾任海軍第一副參謀長。在1946到1948年期間,張學思還出任過兩年多時間的東北大學(今天的東北師大的前身)的校長。

張學思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張學思的革命生涯,參與過軍事參謀也曾在行政、教育等領域任職。建國後,張學思還曾在海軍部門任職。多領域的工作排程,說明了張學思的個人能力,也足見黨中央對他的信任和器重。他是張作霖八個兒子中,唯一一個成長為解放軍高階將領的人。

1970年,張學思將軍病逝,享年54歲。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雲遊河北 | 清西陵裡埋藏了雍正帝多少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