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古人講究人死後入土為安,尤其是位高權重的人,他們更是擔心百年後無人問津,所以會早早的為自己修建陵墓。當古人發現有盜墓者存在時,怕盜墓者百年之後會驚擾亡靈,就想到了修建疑冢。

可是在專家們發掘包拯的墓葬時,發現包拯的墓地設有疑冢。為此,專家們都感到非常費解。包拯一生清正廉潔,為何還要設立疑冢?當專家們開啟包拯的墓地後,才感慨萬千。

說起包拯,當可以說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違法亂紀的人心裡,包拯是“閻羅王”一般的存在;而在百姓心中,包拯是他們頭頂的三尺神明。

包拯的陵墓在1987年被遷到今包河東南畔,佔地3公頃,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著名古建築家潘谷西設計並建造完成的。那麼,包拯墓的原址在哪裡呢?

這個話題一度成為各大專家們爭論的焦點,當時就這個話題在考古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河南,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合肥。因此專家們常常因為包拯的墓地在哪爭得面紅耳赤。

網上記載,這個話題一直爭論到1973年。當時因為合鋼二廠擴建,須遷移附近墳墓。省政府博物館立即對包公墓展開搶救性發掘,前前後後歷經4個月的時間。從這裡發掘出的古墓回答了,長時間盤旋在人們心中問題。

在這裡一共發現了12座包拯家族墓,4座磚室墓、8座土坑墓。其出土的墓誌,瓷、陶、銅、銀器共計50餘件。在包公墓誌上還洋洋灑灑的寫了3000多字的墓誌文,不僅記載了包拯的生平事蹟,還詳盡地說明了包拯死後被如何運回合肥的全過程。

這一偉大的發現雖然終止了考古界關於包公墓到底在哪這一話題,卻又引出另一疑問,包公墓為何像是被草率遷移過?

據悉,考古專家在發掘包公墓群的時候,首先發掘的就是包拯和其夫人的合葬墓。可是在這處墓穴裡只發現了一堆雜亂的屍骨和兩塊墓誌銘。一般來說,墓誌銘是放在墓葬裡面的,為何這處墓穴裡兩塊墓誌銘放在一起,而遺骸雜亂不堪?

為了弄清這一疑問,考古專家又對包公墓進行了更為細緻的考察。終於,在該墓葬的西南角發現了一個疑似被“官盜”的墓穴,在這裡出土的一件十二時神傭讓考古專家終於可以確定這裡就是包公墓的原址。

據史料記載,宋朝時期,朝廷對官員們的陪葬有著嚴格的規定。十二時神傭只有二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員才可用來陪葬,而只有包拯與之相符。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墓葬被“官盜”過,專家猜測可能是金兵所為。

曾有相關史料記載,當時金兵侵入廬州時,曾對宋代高官們的墓葬進行過挖掘。雖然史料上並沒有明確記載金兵盜過包公,但專家們根據墓葬的被盜情況推測包公墓應該被金兵盜過。

小編覺得金兵之所以挖掘高官的墓葬,應該是為了得到墓葬中豐厚的陪葬品。畢竟,墓葬中的陪葬品挖出來後可以作為行軍打仗的軍資,而行軍打仗又是極其耗費軍資的事。

那麼包公為何會大費周章的修建疑冢?小編覺得包公墓並不是設有疑冢,只是包家後裔一個行為導致今天的包公墓疑似設有疑冢。

據史料記載,在1129年南宋時期,包公墓慘遭戰火破壞,所以包拯後人就將包公遺骸遷至一旁與其夫人合葬。所以,這就導致後人前往祭拜的包公墓中沒有包公,並衍生出了包公墓葬修建有疑冢的說法。

包公一生清正廉潔,這些墓中都沒有任何值錢的貴重物品,專家看了也是感慨不已。你對包公墓了解多少呢?還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她出生於清朝,現在已133歲,說到她的長壽祕訣,其實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