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30年7月,黨中央調閩北紅軍到贛東北組建紅十軍,隨後閩北紅軍主力開赴贛東北,只留下2個連編為赤警營在閩北堅持鬥爭。“烏雲壓城城欲摧”。在此敵我力量懸殊之時,8月,岱后王德有豎起叛旗,並組織民團向根據地反撲,蓬勃發展的浦城革命事業受到嚴重挫折。11月,國民黨軍隊又對蘇區發動軍事圍剿。

內外交困的危難之際,蘇區人民以不屈的精神,與敵展開生死搏鬥,捍衛紅色政權,至1931年8、9月間,先後取得三次反“圍剿”的勝利。1932年6月,國民黨軍隊發動第四次軍事“圍剿”,駐閩北國民黨五十六師和駐浦城錢玉光部向蘇區猛撲而來。閩北蘇區與贛東北蘇區脣齒相依,閩北蘇區的存亡關係到贛東北蘇區的鞏固與發展。

紅十軍解放浦城

為鞏固閩北蘇區,粉碎國民黨的軍事“圍剿”,打通兩地蘇區的聯絡,1932年9月,方誌敏率紅十軍繼1931年4月第一次入閩後,二次入閩作戰。17日,紅十軍在閩北獨立團的配合下,進入浦西區。部隊原計劃是造成攻打建甌的假象,以求奇襲浦城之效。但從浦西向浦城城區進發中,前衛部隊與錢玉光部1個連相遇,殘兵逃回城內後守軍緊閉城門,只好改奇襲為強攻。21日發起總攻,敵軍負隅頑守,戰鬥異常激烈,但紅十軍與閩北獨立團指戰員個個英勇無畏,奮勇當先,一個多小時就攻入城內,這是浦城城區第一次被紅軍攻佔!

方誌敏

方誌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

紅十軍駐浦三天,嚴守紀律,百姓歡騰,浦城沐浴在曙光之中。時為紅十軍宣傳員的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汪東興晚年時回憶:“方誌敏親自帶領我們在街頭宣傳……聽他講話的群眾都心服口服,政治影響很大。”軍事上,基本殲滅守城敵兵1個團和援敵1個團,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後敵人長時間不敢進犯蘇區,並組建廣浦獨立營,蘇區得到進一步擴大。政治上,穩定了浦城蘇區局勢,成立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多個地方公開成立區、鄉蘇維埃政權,同時中國共產黨黨的政治主張也深深影響著浦城群眾,一批批青年踴躍加入紅軍。經濟上,籌款10多萬元,黃金千兩,採購到大批物資,特別是繳獲到急需的無線電臺,解決了贛東北蘇區與中央蘇區通訊不暢的難題。紅十軍攻克浦城的聲威戰績,聞名遐邇。當時的《工農報》、《紅色中華》等均為紅十軍入閩勝利發表社論。自此,浦城革命掀開了新的一頁。

紅十軍解放浦城臨時後勤部舊址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長白山暗戰------《寂靜的山林》銀幕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