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越南有個雄王節,國內人很少知道,對於雄王也知之甚少,實際上雄王節對越南來說非常的重要,3月31日是越南的法定假日,一年一度的雄王祭在這天舉行,因為越南人認為雄王是越南人的祖先。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南人祭祀雄王的高度跟中國祭祀皇帝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越南人的祖先曾經發生過變化,最初越南人的祖先並不是雄王,而是趙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祖先的認知,越南有兩個階段

其實越南內部人民對於自己的文化歸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分界線就是越南脫離中國藩屬國地位,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以後越南國內的民族主義思想日益高漲,這其實也是當時世界的趨勢。

越南的領土分北越和南越,北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屬於中國的各個朝代統治,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北越才開始脫離中國統治,獨立成國,其後也曾經被元朝和明朝直接統治,但大多數時間是中國的藩屬國,由於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加上又是中國的藩屬國,因此長期以進入中華文化圈為榮。

因此這個期間的越南史書都儘量跟中國扯上聯絡,而在秦朝末年建立的南越國更被看作是越南封建王朝的開始,趙佗也被視為越南的祖先。

陳朝黎文休指出:

趙武帝能開拓我越,而自帝其國,……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業。

後黎朝打敗明軍第二次自立時,發表了《平吳大誥》,就提及南越國是締造越南的祖先:

惟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之邦,山川之封域即殊,南北之風俗亦異。粵趙丁李陳之肇造中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或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

這說明越南陳朝和前黎朝早期都將南越趙佗視為國祖。

而到了越南後黎朝時期,後黎朝在南部地區建立起僅次於中國的朝貢圈,民族主義就開始顯現,因此重新修訂越南國統,後黎朝黎英宗1572年下令編撰了《雄王玉譜》,主要講述了自貉龍君起十八代雄王的故事,目的是為了論證越南國統在遠古時期就存在,甚至雄王開頭的年份壬戌元年比中國黃帝甲子元年還早一百八十三年。這是要證明越南比中華文明還要早。而到了越南開始反抗西方侵略者時期,民族主義更加高漲,更不承認建立南越國的秦人趙佗是越南的祖先。

越南無法脫開與中國的關係

但不管是趙佗還是雄王,越南的祖先都跟中國脫不開關係,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首位君主祿續,是炎帝的後代,被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名崇纜)。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越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這些是越南的神話傳說,但也是出自中國的古籍。

中國古籍《嶺南摭怪》:

一日,龍君曰,‘我是龍種,水族之長,爾是仙種,世上之人,本不相屬,水火相剋,難自久居,雖陰陽之氣合而生子,然方類不同,今相分別,吾將五十男規水府,分治各處,五十男從吾居土上,分國而治,登山入水,有事相關,無得相廢。’每男各相受命欣然辭去。嫗姬於五十南居峰州,以其雄長,尊立為主,號曰雄王,國號文郎。

這基本與越南的傳說吻合。其實越南人民長期對雄王的重視程度不高,直到胡志明的到訪,才讓事情發生了變化。1954 年和 1962 年,胡志明兩次到訪雄廟,這對越南當代國家層面的雄王祭祀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使得越南政府首腦祭拜雄王行為開始經常化,而且把對雄王的歷史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1年,越南政府頒佈了第82/2001/ND-CP號決議,該決議將祭雄王日定為越南民族的大型節日,其重要性僅次於國慶,位居第二。

由此可見,越南祭祀雄王的高度相當於中國祭祀黃帝,但越南祭祀雄王的日子非常的短,到了2001年才定為大型節日,這個中國人祭祀黃帝的歷史無法相提並論,由於中國人都深知自己是炎黃子孫,因此也就沒有必要設定節日來加強這個概念了。

越南千來年都處於漢文化圈,無論其祖先是趙佗還是雄王或者是其他的人物,都無法脫開與中國的關係,因為這種關係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存在,如果全部否認,那麼越南人就沒有祖先了。

最新評論
  • 1 #

    整個東南亞、東亞基本上都中華後裔

  • 2 #

    待來日江山一統,皆入中華文化圈。

  • 3 #

    政治野心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分裂民族和文化

  • 4 #

    可能是我們姓王的後代!

  • 5 #

    越南人糾結這個真是無語!

  • 6 #

    一個不使用亞洲文字而使用西方字母的國家 發展的再好也沒自尊

  • 7 #

    窮弱百家嫌,富貴千人攀!!

  • 8 #

    它是龜王都不關我們啥事

  • 9 #

    越南就是我們的不肖子孫

  • 10 #

    猴子

  • 11 #

    不要以為我們很想認你們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沈萬三富可敵國,最後身無分文,只因為他接了朱元璋給的一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