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689年,離武則天稱帝越來越近。這一年正月初一,則天順聖皇后改元永昌,並加快了上位的各項準備工作。這一年也是周興等二醜奴才繼續陰陽其臉、興風作浪的一年。

年初,武則天親自選拔的青年才俊陳子昂上書,要減少刑罰,倡導德治,停止征戰,減輕徭役,讓人各得其所。一個書生的建議自然沒有引起武后的重視,她依舊放任周興的惡行。

武則天繼續按照自己的軌道走著,任何威脅他的人都要逐步淡出江湖。四月,天官侍郎鄧玄挺因為和李唐宗室走得較近而被殺。五月,曾經在683年被武則天緊急調回長安,為高宗李治修建乾陵的安息道行軍大總管韋代價,因為兵敗吐蕃、退還高昌而遭到武則天流放。八月,武則天繼續處置與徐敬業有瓜葛的地方官員。九月,宰相魏玄同被賜死家中。十月,出生於百濟的著名軍事將領黑齒常之被周興誣陷入獄,後又被縊殺。沒幾天,先後在中宗、睿宗手裡任宰相的劉齊賢墜入周興的牢籠,在獄中自殺。

面對這種情況,又是陳子昂給武則天寫信,陳述冤獄過甚,牽連無辜。建議武則天親自過問,對有罪者處置,對濫施刑罰者嚴懲。然而,則天順聖皇后並沒有理會陳子昂的建議。她,正不遺餘力地走在通向帝位的道路上。

而武則天到底有多麼痛恨魏玄同,非要把他賜死在家中呢?

作為魏徵家族原籍後裔,魏玄同通過進士之路,走上了大唐官場。沒有誰的道路是平坦的,魏玄同在經歷了短暫的流放之後,得到了工部尚書劉審禮的賞識和舉薦,逐步走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上。幹事高人,幹大事靠有能力的人。魏玄同對大唐選人用人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刀筆以量才,按薄書而察行”,魏玄同眼光獨到、智識超群,上書表達了對庶民晉升問題的關注。認為要開啟選人用人視野,為社會各階層都提供幹事空間。

匠人手藝不行,器物無法精緻。官吏不賢,天下難以治理。君治民,臣輔君,任用官吏,這是治國之本。現在出現民不富、竊日增、訴未平、教缺失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官不履職、德不配位、行不擔當。

進而魏玄同提出,國之用人選任,就要建立激勵機制,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源清才能流淨,影正源於標直。

魏玄同可謂其心拳拳。然而,正直往往成為正直者的宿命。

早年靠著才華走出來的周興,得到了高宗李治的召見,滿以為飛黃騰達的日子到了。然而,就在李治準備提拔他的當口,有人以他不是士族出身而反對。他還得繼續呆在縣令的位置上。

出身無法改變,他只得原地踏步,這對信心滿滿的周興是一個打擊。

沒有人把這件事情告訴周興。他在城裡瞪著眼睛等待命令。

看見周興焦急的樣子,魏玄同暗示了周興。

善意用錯了人就會築成大錯。

思前想後,周興把事情看在了魏玄同身上。他準備伺機報復。

仇恨猶如罪惡的種子,一旦紮根在狹隘者的心中,有朝一日,將成為災難。

在武則天實行酷吏制度之後,周興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他發明了不少酷刑,前後處死了一大批朝臣,並向李唐宗室開刀。

魏玄同自然成為獵物。周興偽造了魏玄同和宰相裴炎是同盟的證據。宰相裴炎早在五年前(684年)已經被武則天處死了。“太后已老,還是力挺皇帝才能更長久。”周興給魏玄同捏造了這段說辭。

周興下獄。

“丈人何不告密,可以自證!” 監刑御史實在看不下去,建議魏玄同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

“被人殺、被鬼殺,又有什麼區別呢。”魏玄同寧死也不做告密之事。

心胸狹窄者往往不擇手段,往往投上所好,往往心狠手辣。而謊言又是一條牢不可破的繩索,捆住了誠善者的命運。

則天順聖皇后把魏玄同賜死家中。

提建議時,其心可見日月,魏玄同挺立在大唐時代。遭誣陷時,有口不辯,魏玄同死在了奸人之手。命也?時也?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千古之忘恩負義之人,奪恩人的江山,強佔恩人女兒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