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導語:

1916年5月31日,正是一戰如火如荼的時候。龐大的德國裝甲戰隊,在橫掃歐洲戰場的時候,瞄準了日不落帝國英國。

作為老牌的海上盟主,英國的海軍是世界聞名的。他的海上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個角落,所以英國被大夥兒戲稱為日不落帝國。太陽照到的任何地方,都有他們家的殖民地。

英國是不想惹是生非的,但是有件事他不能忍受,那就是德國逐漸強大,強大到連英國都沒有把握戰勝對方。在歐洲戰場上,只能有一個盟主,俄國別想幹涉巴爾幹半島,德國也別想取代英國成為歐洲的盟主。

最終因為德國與英國針鋒相對,英國不得不做出戰略挑戰,將矛頭對準德國,轉而緩解了同俄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那德國和英國之間,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必然是要發生了。

01日德蘭海戰為何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

英國的戰船是出了名的多,在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他們的旗幟飄揚。可是德國偏偏不相信英國能夠一直保持著霸主地位。

過去德國一直都是陸軍強國,對於海軍他們是一竅不通。可是伴隨著英法在海軍上的優勢,逐漸從全世界獲取了大量的資源後,德國也開始了打造海軍的征程。

等到1916年的時候,德國的海軍已經小有所成。因為他們比較執著于軍備,所以海軍成長十分迅速。不相信命運的德國,決心要用自己的新式海軍,挑戰海上霸主英國的海軍。

這一天的凌晨1點中,德國海軍悄悄起航。當時德國動用了本國幾乎全部的海軍力量,將27艘主力艦全都派上了戰場,其中有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還有6艘前無畏艦。除此之外,德國這邊還伴有72艘輔助艦,包括了11艘輕巡洋艦以及61艘雷擊艦。一共是99艘戰艦分為兩隊前往戰場。德國這是下了血本,想要一波毀所有。英國也絕不落後,前一天也就是30號晚上,英國軍艦以及揚帆遠航。英國的隊伍顯得更加龐大,畢竟是老牌兒海軍。光主力艦就出動了45艘,其中戰列艦有28艘,戰列巡洋艦有9艘,裝甲巡洋艦就有8艘之多。除了主力艦,還有106艘輔助艦,其中光碟機逐艦就有78艘,輕巡洋艦則有26艘。此外還有佈雷艇和水上飛機母艦各1艘。攏共151艘軍艦,如此龐大的艦隊也被分成了兩部分,方向幾乎一致。

如此豪華的陣仗,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應該說是絕無僅有的。就算是遠東最大的一場海戰,中日甲午戰爭,雙方的海軍軍艦全部加起來,也沒有這裡任何一家的軍艦要多。

02英國和德國海軍領袖,是如何規劃這場戰鬥的?

001德國這邊:

當時德國海軍的總指揮是萊茵哈特·舍爾上將,舍爾雖然是一個比較喜歡戰爭的人,但是他了解自己和德國之間差距。所以要想打贏這一仗,就必須要有縝密的海戰方略才行。他制定了一個比較優秀的戰術計劃:讓希佩爾海軍上將帶領少數戰列艦和巡洋艦前往英國海域搞游擊戰,也就是打會兒就逃跑。雖然打不過對方,可是想要全身而退只要別靠太近,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對方的艦隊被引誘出來,看準時機他便會出動全部戰艦投入戰鬥。他認為就算英國海軍會進入圈套,也只會投入一部分戰艦,而德國卻可以投入所有戰艦將這一部分戰艦全部消滅。從而縮小德國和英國海軍實力的差距。

002英國這邊:

天算不如人算,當時英國海軍主力艦隊的司令員約翰傑利科早就已經破譯了德軍的電報檔案,這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德國是在31號凌晨1點出發,而英國海軍早在前一天的晚上就已經開始部署一場類似的戰術,只不過他們的手腳要快得多。傑力科吩咐終將戴維貝蒂帶領著前衛艦隊從蘇格蘭的羅塞斯港起航,提前到達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至少是在31號下午就已經趕到該地區,這支艦隊是英國誘敵深入的艦隊。而傑力科本人則帶著主力艦隊從斯卡帕弗洛港起航,幾乎在同時31號下位到達戴維貝蒂誘餌艦隊的西北方向60海里的地方。

只要誘餌艦隊能夠跟德軍交火,那麼他們就且戰且退,將德軍引入主力艦隊的包圍圈中,從而傑力科所帶領的主力艦隊,就可以在海面上輕而易舉地消滅被引誘進來的所有德軍艦隊。

03計劃再好,也比不上戲精出彩的演繹。

照這麼說,英國海軍就算是以逸待勞了。只要德國海軍被戴維貝蒂的誘餌艦隊引誘到主力艦隊這裡,那麼這場海戰,英國就贏定了。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在下午15點48分的時候,戴維貝蒂中將的英國誘餌艦隊和希佩爾上將的德國誘餌艦隊在海面上開火了。

按照原計劃是戴維貝蒂應該是且戰且退,做出示弱的樣子。可計劃完全超出了英國人的打算,因為德國艦隊簡直也太不中用了吧?

戴維貝蒂還沒怎麼開火,德國艦隊就有全軍覆沒的樣子了。看樣子德國的希佩爾上將演技實在是一流,結果不小心把自己給演進去了。看樣子這場大戰不需要按照原計劃進行了,中將戴維貝蒂認為自己就可以提前結束戰鬥。所以他帶領誘餌艦隊衝殺了上去,和德國誘餌艦隊混戰在了一起。

兩邊的主力艦隊遲遲等不到誘餌艦隊的出現,這下子他們都慌了,原來他們自己在海上先打起來了。德國誘餌艦隊想要後撤已經不可能了,因為英國艦隊跟他們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而且交織在一起,一旦後撤,那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與其這麼等下去,倒不如一起上得了。於是乎兩邊的主力艦隊也衝了上來,英國的傑力科上將和德國的舍爾上將,互相帶著主力艦參與了這場戰鬥。

如此一來德國還是不佔光,因為德國的主力艦隊實力比不上英國的主力艦隊實力。所以舍爾打算撤退,傑力科會放過德國艦隊嗎?

04大戰落幕後,英國和德國,各自都覺得自己獲得了勝利。

傑力科上將早就看出了德國不敵英國的事實,所以他派人包抄了德軍的退路,讓他們有來無回。這麼一來德國的計劃全盤落空,英軍將其團團圍住。

舍爾知道如果不突圍出去,那麼德國的艦隊肯定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於是當天挖還是那個23點30分左右,舍爾多次開始了突圍運動,只要能突圍出去,死傷再多也在所不惜。

英軍面對如此捨身忘死的突圍場景,他們也有些棘手,圍城必闕的道理,似乎英國人並不懂,所以導致了德軍每個人幾乎都成了死士。

終於在凌晨,德軍在傷亡慘重的前提下,匆忙駛入了威廉港航道。他們提前在這裡不止了大量水雷,總算是躲過了英軍的追擊。

那麼到底是誰獲得了這場勝利呢?我們可以來看一組資料,因為戰爭的過程比較混亂,所以只能以最後的資料來呈現一切。

德國這次參戰的總人數有45000人左右,傷亡89名軍官,25名候補軍官,14名工程師。89名准尉,572名士官和2253名普通士兵。損失的戰艦有11艘,總噸數高達62300噸之多。英國這此參展的總人數60000人左右,總共戰死6097人,510名受傷人員,177名被俘人員。損失的戰艦有14艘,總噸數高達113300噸。

看完這資料我們會發現,雖然德國處於被動狀態,但是他們資料是相當不錯的。至少不管是傷亡人員還是戰艦損毀情況,都比英軍要好,可英國為什麼認為自己也贏了呢?

總結:戰術上的優勢,比不上戰略上的成果。

從戰術上來說,德國的確佔據了先機,因為是他們部署的方案,絕對可以將英國主力擊敗,而且在後來計劃敗露的時候,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做出調整,避免更大的損傷,確實非常不容易。此外,他們還將英國海軍重創,達到了戰術上的勝利。

不過對於整個一戰來說,德國海軍卻徹徹底底地輸了。因為德國海軍從此被英國海軍封鎖在了港口,此後雖然也想有些小動作,卻已經力不從心。由此可見,德國海軍在戰略上徹底輸給了英國海軍。

一場戰鬥,如果只從眼睛看到的結果來看待成敗,那就未免顯得有些膚淺。因為每一場戰鬥的背後,都影響著整場戰爭的未來。很顯然,英國海軍雖然損失較大,卻徹底扭轉了德國侵略歐洲的局面,重創了德國的野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英國贏了。

參考資料:《日德蘭大海戰》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閻錫山修5600個碉堡,說解放軍100年拿不下,徐向前一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