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聶力,是戰鬥在國防科技戰線上的傳奇將軍,中國第一位女中將,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將,本身經歷充滿傳奇色彩,現在就讓我為你介紹一下。祖籍重慶江津,1930年9月出生於上海。

說到聶力,就不能不提他的父親聶榮臻。聶榮臻是十大元帥之一,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曾經任過我軍多個重要職務,建國後,是中國國防科技戰線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小小年紀入獄當童工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中央急需幹部,聶榮臻攜妻子張瑞華來到了大上海,他以李先生的化名協助周恩來進行祕密活動。

1930年9月,聶力出生在上海一家美國人辦的慈善醫院裡,父母給她取名李麗。1931年4月,由於叛徒顧順章的出賣,中共中央機關和主要領導人的住址暴露,聶榮臻要緊急撤離到中央蘇區去。這個時候,因路途艱險,女兒又太小,不能一道走,張瑞華便留下來繼續做黨的地下交通工作順道照顧女兒。

為了解聶榮臻思念之苦,張瑞華便給女兒照了一張兩寸全身照片。就是這張女兒的娃娃照,伴隨著聶榮臻度過了硝煙瀰漫的歲月,戰事緊張,很多東西都丟掉了,但是這張照片聶榮臻卻一直細心儲存著。在之後父女分別的15年裡,每當聶榮臻思念女兒時,就拿出這唯一的一張照片來看看。

當時,她們母女倆住在英租界內的一個共產黨祕密聯絡點內。可因黨內叛徒出賣,聯絡點的同志們在一次碰頭時,全都被捕了。母女倆也被關進監獄以後,敵人千方百計地想從小聶力嘴裡套出一點祕密。然而,小聶力卻十分聽媽媽的話,既不鬧也不哭,任憑敵人如何利誘,小聶力都沒透露一點資訊。因為特務沒有從她們身上查出任何“共產黨”的證據,便不得不將她們母女釋放了。

1935年秋,小聶力5歲時,黨組織安排張瑞華去天津轉蘇區與聶榮臻同志會合,為了行動方便,也為了孩子的安全,小聶力被寄養在上海郊區嘉定縣共產黨員毛齊華的親屬家中。收養聶力的那戶人家收入少,孩子多,生活相當窘迫。小聶力只能一邊讀小學,一邊幫助他家照料幾位更小的孩子。

當她剛滿12歲時,就不得不中斷學業,去紗廠當童工,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從事超強度的勞動。15歲前,聶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她就把那家地下黨的家庭當作是自己的家庭。

小學校裡的“大”學生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周恩來的關照下,上海黨組織把已經15歲的聶力送到了設在北平的軍調部。葉劍英將軍交給聶力一張晉察冀軍區領導的照片,並對她開玩笑說:“你拿著照片去對,看你長得像誰,誰就是你的爸爸。”

當見到父親時,卻出現了溝通障礙,由於聶力一直在上海生活,滿口上海話,而聶榮臻則不會講上海話,兩人只能支支吾吾地搭個腔。聶力取出放在貼身衣服裡的照片,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連看帶比劃地說:“這是葉伯伯給我的找爸爸的證件!”然後,父女倆笑成了一團。

1947年, 15歲的聶力才上了晉察冀解放區剛剛創辦的“榮臻子弟小學”(即現在的北京“八一小學”的前身)讀書,聶力和比自己年幼一半兒的孩子們坐在一間教室裡上學。但是她毫不氣餒,反而格外奮發努力,從不因父親是解放區的“大首長”而要求特殊照顧,很快就補上了各門功課,成為全校成績最優異的“大”學生。

1948年她又進入華北育才中學學習(後與北平師大女附中合併),直到1953年高中畢業。由於聶力學習勤奮,從小學一直到解放後上的高中,一直是學校裡成績優異的“大”學生。

留學蘇聯遇到真愛

聶榮臻和女兒聶力

1954年又考上留學蘇聯的預備班。那時聶力已經24歲了。“我都這麼大了,還去蘇聯念大學嗎?”她去請教彭真。彭真鼓勵她說:“我18歲才上高小,你們現在條件比我們那時好多了。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啊!”聶力牢牢地記住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教導,一年後,25歲的“大齡青年”聶力以優異成績的考上了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

在這裡,她幸運地遇到了那個“對的他”,那就是同校的中國留學生丁衡高。丁衡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聶力是元帥之女,但他們絲毫沒有受到門弟之見陳規陋習的影響,很快便陷入了熱戀之中。

儘管兩人情投意合,但卻沒有時間花前月下,而是互相鼓勵,化愛情為學習動力,力求努力學習,對的起國家花費巨資供自己出國留學的恩情。1960年,聶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一年後,丁衡高也從該校精密機械及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畢業,並獲得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學成歸國。

聶力夫妻和聶榮臻夫妻合影(右起:女兒聶力,夫人張瑞華,聶榮臻,外孫女聶菲,女婿丁衡高)。

1962年,兩個相愛許久的人才在廣州留園舉辦了一場簡樸而隆重的婚禮。關於他們的婚禮,陶鑄的女兒陶斯亮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從未見過這麼隆重,又這麼簡單的婚禮。說簡單,就是她和丁衡高就這麼平平常常地結了婚,日常的裝束,既沒有喜宴,也沒有賀禮……

說隆重,是因為有一半以上的元帥,有許多將軍都參加了這場婚禮。他們的婚禮對我影響很大。從此後我便不再羨慕婚紗和喜宴,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擺脫傳統的現代意識,是真正的灑脫!”

科研生涯成果輝煌

聶力和父親在一起。

聶力從蘇聯學成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這是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她從實習員、技術員、工程組組長。1965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1院13所儀器室主任。1971年,聶力從七機部調到海軍裝備技術部科研處工作。1974年,聶力又調到國務院、中央軍委“09”、“718”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後任副主任。1977年她又調到國防科委科學技術部海軍局任副局長。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1985年至1993年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兼祕書長,國防科工委顧問。

她參加了導彈控制系統自動駕駛儀、核潛艇、“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等大型國防科研工程的研製和組織工作。父親的言傳身教對聶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她經常深入科研試驗工作第一線調查、研究、解決問題。她非常關心、愛護科技工作者、為知識分子排憂解難,贏得了國防科技戰線眾多科技工作者的真誠信任。

全世界軍銜最高的家庭

1988年解放軍恢復軍銜制,聶力成為國防科技界第一個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女軍人。1993年7月24日,聶力又晉升為中將軍銜,是新中國第一位女中將,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將。

她的父親聶榮臻為著名的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她的丈夫丁衡高是她的校友,1952年7月從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系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5年後的1957年被派往蘇聯留學。從蘇聯回國後,丁衡高也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從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一直幹到了國防科工委主任,成為了正大軍區級領導幹部。丁衡高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在1994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丁衡高是慣性技術和精密儀器專家,是中國戰略導彈慣性技術奠基人之一,多年來組織領導了多次戰略導彈試驗、核試驗和衛星發射試驗及重大國防科研試驗專案。1985年,丁衡高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被國外輿論稱為“國防事業專家”。1994年,他還首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她們一家人都為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新評論
  • 1 #

    正如此文章講的一樣.聶力中將早先在匕機部一院13所工作.為工程設計人員.到主任.(正處).後出任國防科委副主任中將.其愛人丁衡高也在同一研究所工作.先後工程師.研究員.主任.後來擔任這個大所的副所長.這個研究所是中國航天在當時唯一的佗螺控制研究所.是火箭.衛星.導彈飛船重點關鍵.決定成功聽在.前兩任所長均為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為新中國從美國報效祖國的世界級著名科學家.老二級研究員..為祖國而奉獻的科學家.

  • 2 #

    老將軍也近90了。本人70,我母親屬馬當與老將軍同歲,她去逝兩年多了。做過軍鞋,軍裝支援前線,一升米交公糧,一尺作軍鞋支前。61年發大水揣戶口遷移證,為報戶口從雙橋到元老胡同直找到市公安局,又找到公安部,給了83斤糧票,到市精減辦才終於報得北京戶口。可以說是為我們吃盡了苦。安息吧媽媽!

  • 3 #

    中國第一位女中將

  • 4 #

    革命的好後代。人民好女兒!

  • 5 #

    聶帥之女,聶力是中國第一位女中將!

  • 6 #

    這才是根正苗紅的傑出人物。

  • 7 #

    巾幗不讓鬚眉。致敬新中國首位女中將

  • 8 #

    好一位根正苗紅的女英豪

  • 9 #

    老子英雄兒好漢,真了不起

  • 10 #

    現在的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 11 #

    偉人精神!國家真正的專家!

  • 12 #

    聶帥家風好,兩代人為國家踏踏實實作出了重大貢獻

  • 13 #

    元帥,上將,中將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決戰萊特灣,美日二戰中最後一場大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