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戰雖然出現了坦克、飛機等方式,但都是出於輔助的進攻手段,主要還是靠士兵持槍衝鋒,但機槍的出現讓衝鋒傷亡太大,所以就打成了塹壕戰,就是雙方都挖塹壕,架上機槍,如果對方衝鋒,機槍及開始突突突,對方就死一大批,最後誰也不敢衝鋒,就這樣僵持著。為了打破這樣的僵局,德國開始使用毒氣,英法損失慘重,後來英法明白過來了,也開始使用毒氣,德國損失慘重。

但到了二戰,坦克、裝甲車、飛機變成了主要進攻手段,步兵是跟著坦克、裝甲車後面,這樣戰爭的形態就完全變了。坦克、裝甲車不但難以摧毀,而且移動速度很快,可以快速的穿插、包抄,而英法的戰法還停留在塹壕戰的方式,比如馬奇諾防線,就完全是按照塹壕戰的方式修建的,可以德國快速移動到了馬奇諾防線後面,法國還沒有時間反應。

所以德國閃擊戰一開始,英法、波蘭就完全招架不住,德國也因此橫掃歐洲,從此德國也把戰爭形態帶到了機械化戰爭。

但德國打蘇聯就不一樣了。德國閃擊戰要的就是速度,但蘇聯比歐洲經濟差很多,最大的體現就是沒有路。坦克、裝甲車進攻、移動就得有公路啊,但恰恰蘇聯經濟比較落後,修的路太少,路的品質比較差,德國佔領了波蘭後,為了進攻蘇聯,在波蘭修路一直修到蘇聯邊境,可坦克、裝甲車到了蘇聯後,發現蘇聯的道路狀況太差,德國的機動性優勢發揮不出來。

而蘇聯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沒有速度優勢,沒有辦法快速滅亡蘇聯,蘇德戰爭就打成了消耗戰,蘇聯資源多、人多,德國消耗不過蘇聯,最後就失敗了。

二戰初期,德國名將古德里安提出了閃擊戰的理論,受到希特勒的賞識,他組建全部由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組成的裝甲軍,作為閃擊戰的攻擊箭頭。

閃擊戰的戰法精髓是:首先是裝甲軍高速突擊,使得敵人來不及阻止有效防禦,只要初期被裝甲軍擊敗,就會一路潰敗來不及組織像樣的防禦!

其次是大縱深迂迴包抄,利用裝甲摩托化部隊的高速突擊,一直突入到敵人的深遠後方,切斷敵人的後勤供應,對敵人進行鉗形包圍,從而一舉全殲敵人。

此後爆發的法國戰役,使得閃擊戰一舉聞名世界,德軍裝甲部隊從英法聯軍認為無法通過的阿登森林地區衝出,一下繞開馬奇諾防線,從中路將法國防線腰斬,裝甲軍高速到達馬斯河防線,隆美爾等名將一舉突破兵力薄弱的馬斯河防線,高速向巴黎防線大迂迴包抄,最後將幾十萬英法聯軍主力包圍在敦刻爾克。

精髓先不說,我先說說不同之處。德國是全球第一個建立裝甲師這個建制的陸軍的國家。什麼意思呢,德國人是第一個嘗試把步兵履帶化,將炮兵履帶化。將通訊履帶化。建立了一個全履帶化裝甲師。隨後是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跟隨裝甲師形成一個方向的機械化突擊力量。這裡要說在西歐這種公里發達的地方,如果裝甲師突破重兵把守的防禦區域。然後機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向兩側擴大口子。協同裝甲師推進。

這個突擊集團群可以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在對方防線後面縱身狂奔。如果加上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水平戰術轟炸機和德國的優秀空軍在開戰之處最會對方空軍奪取制空權,俯衝轟炸機炸斷突擊力量不用的橋,傘兵奪取要用的橋。炸燬火車站,火車。鐵路橋等。轟炸電廠,水廠,對方兵力集結地,軍火庫,等。這時候,沒有宣戰的對方甚至反應不過來。大量現有部隊被殲滅或俘虜。要知道二戰初期世界各國的反坦克武器是大口徑步槍,和30毫米左右的戰防炮。為什麼因為除了德國大家都把坦克作為防禦武器用。誰會想到給坦克配步兵裝甲車,自行火炮,自行高炮。

相對於一戰的戰壕戰,閃電戰是流動的。戰壕戰的機動靠步兵雙腿。隨著火力進步,沒有防護的步兵進攻就是一場災難,所謂的人海戰術根本就沒有成功的機會,只是失敗者拙劣的藉口。戰壕戰一個是突破困難,再一個是突破後對方可以從容的調配兵力佈置防線,只能拼消耗。坦克機動性和步兵不可同日而語,又有裝甲防護,突破能力強,這些給閃電戰提供了物質基礎。閃電戰的特點是機動,坦克部隊突破對方防線後掐斷敵人後方的後勤,打擊對手的指揮體系使對手陷入混亂,空軍轟炸釘住對手,步兵跟進包圍,遇到堅固的支撐點不強攻,繞過去,讓步兵來。

具體突破的時候,部隊找出對手弱點,比如防線結合部,立刻集中坦克部隊,在空軍,炮兵支援下用坦克撞擊出突破口,穿過去不糾纏。這個時候對手依靠兩條腿的情況下是無法追得上坦克,只能想辦法趕緊跑路,防止被包圍。閃電戰戰術的核心就是機動,發現情況有利,立刻集中力量多打少,情況不利,拔腿就跑。蘇聯的應對就是發展出更優秀的T34,以機動對機動,你突破了,我立馬跑到你前面去再建立防線,你跑,我追的快,你跑不掉。

德國人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拼命發展跑不動的重坦,蘇聯紅軍則把機動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我攻的時候你追不上,我跑你只能幹看著。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說:當你的機動性是對手的兩倍時,你的兵力就是對手的四倍。德國人的重坦把兵力不足的問題放大,德國人後期總是說面對的蘇軍是自己的好幾倍,其實就是蘇聯紅軍的機動性強大的反映,紅軍可以自由的調配軍力,快樂的選擇突破地點,集中力量多打少,等德國人的坦克爬到地方,立馬閃人跑去進攻下一個地方,德國人又要拼命跑下一個點堵漏,跑著跑著就勝利轉進柏林結束戰爭。對於武器來講,符合戰術要求的才是好武器,蘇聯T34才是最好的坦克,虎式、虎王坦克是騎兵時代的戰車,看著威風凜凜,其實不合時代潮流,黑豹才是王道。

德國開戰初期用主要是二號和三號坦克,這些對於英、法、蘇聯的主戰坦克基本上是不佔優勢的,但是德國又擁有著自己三大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就成為德國戰爭初期勝利的原因。

1,德國每一輛坦克都擁有一臺無線電,這個優勢是其他歐洲各國坦克沒有的,正因為每一輛車都擁有無線電,古德里安能駕車走在一線戰場,能做到戰場資訊的快速收集、整合,並且更加快速的根據戰場形式調配部隊。而其他國家的坦克和後方基本沒有聯絡。

2,伯樂與千里馬。希特勒用人不拘一格,在初期任用許多優秀人才,其中就有後來的坦克之父古德里安,並且聽從他們的建議,將坦克部隊作為一支獨立的兵種,並且大力支援坦克部隊的發展。而此時的歐洲其他各國坦克仍然是屬於騎兵部隊,或者是步兵支援武器。並沒有作為一支獨立的兵種進行快速戰略戰術投送。

3,完整的理論體系引導。從1935年開始,古德里安就深入一線部隊調研坦克部隊未來的發展以及戰術運用。並在一次次演習中論證自己的理論,許多將領都寫許多戰術理論,這成為以後德國閃電戰的理論指導。

至於為什麼在蘇聯莫斯科城下停止閃電戰的腳步。這又不得不提到1942年的那個冬天,糟糕、寒冷的天氣使得德軍大量非戰鬥性減員,以及蘇聯糟糕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整個後勤補給體系幾乎完全崩潰。所以德軍閃電戰的腳步到此就結束。俄緩過氣來的蘇聯確認日本不會對遠東進行威脅並從遠東地區調來朱可夫的軍隊。從此就拉開了蘇德戰爭的城市是拉鋸戰。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是軍事上最快最有效最致命的致勝手段,古今中外,皆不出其外。公元前226年,中國歷史發生一埸人類有史以最大規模的戰爭,由秦國老將王翦舉全國六十萬大軍南下數千裡滅楚國之戰,而一戰定秦始皇統一中國千古偉業。王翦將軍之所以能成大功,是他善於因勢利導,借李信慘敗,故作怯戰防禦陣勢,欺騙楚國一年之久,利用夜色與大雨作掩護,突然向楚國發起奇襲,自率精兩萬,快速下郢城,俘楚王,斬項燕,一舉打掉敵國的大腦指揮中心,再撲滅各路餘波抵抗,滅掉比秦國更大更富庶的巨大楚國,輕鬆滅燕降齊,完成了中國統一。

希特勒閃擊蘇聯最初是極其成功的,可惜最致命的戰略錯誤,是沒能迅速佔領莫斯科,一鼓作氣打掉蘇聯的指揮中心,給了斯大林從容的反擊時間…山本五十六如果乘勝一鼓作氣佔領夏威夷,盡俘數萬美軍,變成日本強大的不沉航母,繼續對美國作戰略縱深連續打擊,利用極為難得的日本暫時的海空優勢,去儘可能最大限度破壞美國本土國防工業,美國扭敗為勝的時間將極大的延遲,有可能為蘇德戰埸上德軍的挽回頹勢…結果令人不解主動撤出了戰埸,失去了最後的勝利戰果…

現代都是陸,海,空,天一體戰,閃擊對方重要的指揮,雷達,機場,碼頭,戰備陣地,公路,橋樑,屯兵處所,物資倉庫,電站,力求第一波次毀傷其大多數重要節點。打亂對手的應對計劃,延遲其反應時間!緊急著第二波次,第三波次,對殘存目標打擊,如果不以佔領為目的,基本達成教訓目的,但世界上有此能力的,也僅限中美俄,敵對國家都為中小國家!所以,中小國家要充分認識自已的脆弱,少對中美俄瞎逼逼!

打仗嘛,就是在吃食物,把所有食物吃光了才算贏,但是閃電戰認為並不是這樣,閃電戰認為你的對手就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弱點,比如說腦袋,心臟,或者說還有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比如說手臂,胳膊,還有大腿。

閃電戰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你手裡面所有的精銳力量化成一把尖刀,朝著敵人的心臟和脖子,給敵人致命一擊,讓敵人迅速癱瘓,如果人的心臟或者大腦或者是脖子遭到了重創的話,那這個人是否還有抵抗能力呢?

但是地圖就那麼大,軍隊也就那麼多,沙盤大家模擬了無數遍,都知道彼此的弱點和差距在哪裡,所以說要想找到敵人的弱點是很難的,敵人也知道你的進攻路線,所以將自己的手臂或者是大腿護住自己重要的地方,比如說心臟,比如說脖子,比如說大腦,然後將你設為的尖刀奪下來,或者是把它砸碎,接著跟你進入肉搏戰,這樣的話,底子越厚,國家資源越多的國家將會擁有更大的勝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為什麼前期德國人的閃電戰會雷厲風行,而且百戰百勝,屢試不爽,就是因為希特勒在當時腦子還算清醒,知道敵人的弱點在哪裡,明白自己的戰術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麼?再加上他當時還比較對那些有主見的軍事將領虛心學習,他們意見的態度!所以說希特勒手裡的裝甲部隊和航空兵部隊這一把尖刀每次都能捅到敵人的心窩!手和腳還沒來得及護住自己心口的時候,然後把敵人徹底癱瘓。

但是在打前蘇聯的時候,希特勒猶豫了,其實在進攻莫斯科這個問題上面,希特勒再一次犯了兵家大忌,他把閃電戰最終演變成為了一場吃食物的戰爭,眼前所有的東西全部消滅光以後才打算對一個人的心臟開始下手。趁此機會,斯大林趕緊把自己有力的手臂護在自己的心口,然後擋住了敵人的致命一擊。以後雙方陷入到了肉搏戰,兩線作戰的德國軍隊活生生鮮血流乾致死。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二戰紀錄片《納粹二戰工程 Nazi Megastru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