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去世,繼位的漢景帝任用晁錯實行“削藩”。

晁錯主張通過削減諸侯王封地的辦法,來達到削弱其勢力的目的。他的政策激發了吳楚等諸侯王國以武力對抗漢中央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劇照

周亞夫與皇權發生矛盾之濫觴

周亞夫以太尉領兵平亂,不到三個月就獲得了勝利。此後,諸侯王再也無力對抗中央,周亞夫為漢武帝時徹底解決諸侯王的問題掃除了障礙。

在吳楚叛亂平定過程中,周亞夫展示出作為軍事家的才能,為眾人折服。但是他對樑孝王的求救“置之不理”,致使樑國在平息吳楚叛亂時損失慘重。

從整體上說,樑國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犧牲樑國的區域性利益才使西漢得以保全。但是樑孝王心胸狹隘,因此懷恨在心,這便是周亞夫與皇權發生矛盾之濫觴。

周亞夫劇照

此後,新興軍功階層通過平定“七國之亂”而迅速發展,他們不僅成為皇權的依附者,還成為專制皇權的擁護者。

周亞夫一下子得罪了三個最顯赫的人

我們都知道,周亞夫以細柳營治軍嚴整,而被漢文帝所欣賞;又以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功勞,而被漢景帝所器重。所以,在漢景帝七年,周亞夫出任丞相。

周亞夫劇照

在周亞夫和樑孝王的矛盾還沒有平息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上廢慄太子,周亞夫固爭之,不得……上由此疏之”。

由此可見,漢景帝和周亞夫這對君臣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事已至此,更遑論“樑孝王每朝,常與太后言條侯之短”——樑孝王經常打“小報告”。

周亞夫劇照

周亞夫以功臣集團首領的身份自居,還曾試圖維護“白馬之盟”所確定的“相權”的獨立地位,甚至想要憑藉一己之力阻止專制皇權的形成。

丞相周亞夫為了阻止漢景帝將皇后兄王信封侯的想法,以劉邦的遺言“白馬之盟”作為自己的盾牌,使漢景帝“默然而止”。

這次周亞夫一下子得罪了皇太后、皇帝、皇后三個最顯赫的皇室成員,而且還樹立了許多潛在的敵人,因為他堵住了所有希望藉助裙帶關係晉升之人的道路。

劉邦劇照

周亞夫獨特的政治地位,和他反對漢景帝廢立太子、堅持“白馬之盟”的政治態度,實際上是在以“相權”挑戰正在形成中的“皇權”,漢景帝當然不能容忍。

漢景帝忍無可忍,終於採取行動

周亞夫在漢景帝中元三年被免去了丞相職務。第二年,漢景帝宴請周亞夫,賜其飲食。宴席之上只放了整整一大塊肉,卻沒有放筷子。周亞夫心中不悅,叫主管酒席的官員去取筷子。

漢景帝笑著說:“這件事不如你意嗎?”周亞夫自知失禮,脫帽謝罪。漢景帝叫他起來,他便快步走出宮去了。

周亞夫劇照

周亞夫流露出的情緒觸怒了漢景帝。在漢景帝看來,此人如此桀驁不馴,不是一個能安分伺候少年君主劉徹的臣子。股肱之臣既然不是順臣,就需要除之而後快,漢景帝心中有了“此人萬萬不能留”的想法,從此萌生了殺機。

漢景帝劇照

很快,漢景帝就找到了除掉周亞夫的藉口,他以周亞夫的兒子私買皇家葬器的理由,將周亞夫下獄,交廷尉處理。周亞夫傲然不食,五日之後嘔血而亡。

這是周亞夫對漢景帝及其廷尉的憤然抗議。其身死爵除,證明漢景帝已經認定其謀反的罪名,可謂“千古奇冤”。

最新評論
  • 1 #

    周亞夫在漢武帝時代應該還是會死。因為他會立更大的功勞

  • 2 #

    藍玉,周亞夫,年羹堯,都這麼死的

  • 3 #

    以史為鏡!牢記使命!由此而來!

  • 4 #

    搞政治的有好人蠻!

  • 5 #

    周亞夫和漢武大帝,男兒碰撞一團火花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71年新中國重返聯合國時,哪35個國家投了反對票?歐洲僅1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