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酈食其一張嘴為劉邦拿下70座城池,為何被活活煮死?

說起中國第一史書,毫無疑問應該是《史記》。這本書尤其是對漢朝初年的歷史記述相當準確詳盡,還相當有文采。那麼在史記中,就記載著這樣一件事,一個文人用三寸不爛之舌為大漢拿下70城池,卻很快被活活煮死。

這個人,就是智謀不亞於張良、口才不亞於張儀的酈食其。

酈食其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讀錯,準確的讀法是:lì、 yì、 j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皇太后呂雉有個姘頭,叫審食其,和他同名不同姓,比酈食其幸運多了。

酈食其,是高陽人,有個稱號叫“高陽酒徒”,也許是因為過於狂傲放蕩,也許是因為實在沒有事業心,到了60歲還只是一個守城門的小吏。從某些方面來看,酈食其和劉邦真的是同一類人。

當劉邦在陳留附近攻城略地時,酈食其跑到軍中,求見劉邦。酈食其以酒會友,一下子成了劉邦的好朋友。酈食其是讀書人,劉邦是文盲,兩人十分互補。酈食其拍著胸脯對劉邦說“兄弟放心,我一張嘴就能給你開啟通往咸陽的路!”果然,酈食其第二天就找陳留縣令勸降,縣令不同意,酈食其直接一刀砍了縣令,帶著人頭給劉邦交差了。最後縣令的人頭,成了通過陳留城門的鑰匙。

後來,劉邦進攻嶢關,張良獻計讓酈食其帶著大量金錢去收買守關將領,當將領答應投降時。張良又建議發動突襲,一舉殲滅了秦軍。這次張良建議的突襲,是在酈食其回來之後發生的,所以酈食其很安全。打通了嶢關,關中就近在眼前了。

毫不過分地說,酈食其應該是劉邦入咸陽,取得關中的頭號功臣。對於劉邦來說,酈食其不只是一個陪酒員,還是手下第一縱橫家、外交家。

劉邦東出與項羽爭雄時,酈食其曾遊說魏王豹歸附劉邦,魏王豹拒絕。一路上酈食其把魏王豹手下的主帥及騎兵、步兵將領摸得一清二楚,知己知彼,漢軍再次勝利。

公元前204年,韓信受命攻打齊國,卻停在邊境上不動了。酈食其說服劉邦拿下滎陽的敖倉,控制糧食,然後請命勸說齊王歸順漢王。

當時的齊國,擁兵20多萬,田氏在齊國範圍內根深蒂固,韓信想要直接用軍事手段解決,的確是很難的。

酈食其到了齊國,很快勸降了齊王。齊王也長了心眼,說你們當初勸降秦軍,又攻打秦軍,如何能讓人相信?酈食其對齊王說,這還不簡單,我馬上寫信讓韓信退兵!果然,韓信聽到齊國已經投降,就回復給齊王使者,承諾漢軍和齊國不再開戰。

韓信不想打了,可是蒯通勸他要打。蒯通原來叫蒯徹,因為避諱漢武帝的名字改為了蒯通。蒯通說:

將軍奉命攻打齊國,費了許多心機,才能有今天的局面。酈食其雖然說服了齊王,但畢竟還沒有最終實現齊王的歸順。並且,漢王也沒有下令讓將軍撤軍,將軍怎麼能擅自行動呢?現在軍營裡流傳出這樣的說法,說酈食其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而將軍您率領數萬精兵,用了一年多時間才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如此看來,將軍您根本比不上一個儒生。這種議論您怎麼能忍受?您不如乘著齊軍守備鬆懈,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掃平齊國,將功勞全部搶到自己手中。

韓信是個老實人,那有蒯通那麼多的彎彎腸子。一聽攻打齊國對自己好處大,就發兵攻打齊國,很快就把齊國給滅掉了。

在自己的國家被滅亡之前,齊王把所有的怒火都撒向了酈食其,把酈食其推到了沸騰的油鍋邊。酈食其說:“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說完之後,就被丟進了油鍋,活活烹死。

韓信不知道的是,蒯通給他設計的人生之路是借雞生蛋,利用漢軍擴大個人勢力,將來問鼎中原。韓信想要的只有榮華富貴、衣錦還鄉而已。這一點,韓信和項羽是一樣的。所以,蒯通請韓信求封齊王,韓信願意,當要求韓信造反,韓信又不願意了。

當韓信死的時候,說出了那一句“悔不聽蒯通之言!”實在是腸子都悔青了。

返回來說酈食其,他在劉邦心中的地位相當高,這也許是韓信爭功害死他的原因之一。權力鬥爭就是這樣殘酷,但韓信絲毫不知道劉邦早已把酈食其之死扣在了韓信頭上。劉邦取得天下後,大封群臣,忽然思念起酈食其,把酈食其的兒子酈疥破格封為高粱侯。至於,酈食其之仇,劉邦自然是要報的。韓信造反失敗,被呂雉殺死,蒯通也被抓,也差點被劉邦丟油鍋裡烹了。

酈食其之死,從本質來說是韓信和劉邦的權力之爭,這場爭鬥一旦開始,雙方都沒有單獨退出的機會。當韓信決定放棄時,其實給自己判了死刑。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包拯一生廉潔卻膝下無子,臨死前兒媳偷偷告訴他:這是您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