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拔罐,在我們的傳統中醫裡,曾經輝煌過,但後來又逐漸沒落,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近年來在民間卻又越來越流行起來。尤其是受“千寒易去、一溼難除”的說法影響,近些年民間對於艾灸、刮痧、拔罐等理療方式越來越重視。

就以拔罐來說,拔罐之後,很多人後背上會顯現出明顯的青紫瘀斑,人們便說那就是 拔罐的功效,排出皮膚的就是體內的毒素,包括溼度之類。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我們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拔罐。

拔罐最早可以追索到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裡面的“角法”應該就是拔罐的相關記載。不僅如此,在西方的傳統醫學裡,諸如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也有拔罐之類的記載。

中醫的拔罐還是很有特色的,就是在一個密封的容器裡燃燒,隨後將容器口倒扣在身體表面,容器裡因為燃燒而氣壓逐漸下降,形成一個相對的負壓,以此“吸”出體內的某些東西。

中醫拔罐還結合了經絡穴位學說,常見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後背,這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部位。中醫認為,督脈為諸陽之海,而足太陽膀胱經則是寒水之經,為全身之表,這兩條經絡上的某些穴位,拔罐時能更好地排出體內的寒溼之邪,大概機理即使如此。

傳統的說法還認為,拔罐能促進命脈的氣血運行,祛除寒溼痰瘀之外還能振奮陽氣,於是,拔罐之後便會覺得神清氣爽,全身都更舒爽了。

其次,我們再說說背部拔罐後的青紫,是否真的是“毒素”的說法。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說法是比較荒謬的,拔罐後留下的青紫斑點和毒素半毛錢關係也沒有。之所以會出現青紫斑點,是因為拔罐時容器裡的負壓傷及到了皮膚毛細血管而成。簡而言之,那些青紫斑點其實就是某種形式上的“出血”,並非什麼毒素。

但拔罐對血液循環確實有不錯的促進作用,這一點還是不容置疑的。

理解了拔罐後遺留的青紫瘀斑並非毒素、且拔罐確實能促進血液循環之後,我們對於拔罐的養生方式就有了一個更全面的瞭解了。由此可見,拔罐並非萬能,也不是什麼“祛毒”,我們可以理解成一種振奮精神狀態的行為。

正因為如此,拔罐也就必定不是萬能的了,有的人確實可能通過拔罐而收穫養生功用,讓身體的健康更上一層樓。但同樣也有很多情況的人是不適宜拔罐的。有關拔罐的幾個誤區,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

1、拔罐後的青紫並不是越濃越好:

既然知道了那些青紫瘀斑是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所致,那麼,“青紫越多就說明排毒越多”的說法就不屑一提了。形象點說,拔罐雖然無法做到“淺嘗輒止”,但絕對不能為了貪圖“多排毒”而追求青紫瘀斑越濃。

2、拔罐的時間和頻率要掌握:

這一點和第一點其實差不多,也是建立在拔罐非排毒的基礎上的。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日常拔罐養生可以做,但絕對不能片面追求拔罐的頻率和時長。

相反,每次拔罐後,至少要等身上的青紫斑點消除後再進行下一次。其次,每次拔罐的時間要嚴格掌握,切莫隨意延長拔罐時間。

3、有些部位不宜拔罐:

現在有些人甚至到了哪裡不舒服就在哪裡拔罐的地步,這麼做是很不好的,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最好別去拔罐,如頸部、胸腹等等,都不適宜拔罐。

4、拔罐後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拔罐時,大多數人會有出汗的表現,拔罐完成後第一想到的就是洗個澡,去掉那種汗臭味。其實,拔罐導致身體的體表血管擴張,皮膚毛孔也擴張,反而也是一個相對“脆弱”期,最好休息一陣之後再清洗,同時還要做好拔罐部位的保護,避免傷及皮膚。

5、拔罐不是萬金油,切莫期待太高:

客觀點說,拔罐還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養生方法,但它也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包治百病的。一些疾病也別奢求通過拔罐去解決。最好的方法還是弄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以養生健體為目的進行拔罐無可厚非,想用它來代替藥治是不現實的。

6、有幾種情況的人,並不適合拔罐:

不管怎麼樣,拔罐總還可以歸納進一種“傷害”性質的養生手段,所以也有一些身體情況的人不適宜拔罐。

比如女性生理期、懷孕期間,是很不適合拔罐的,容易導致月經紊亂、胎動不安等等。

其次,有皮膚問題的人暫時不適宜拔罐,諸如皮膚感染、過敏之類,都應該暫時避免。

最後,身體狀態不好,年老體弱的人,也應該避免拔罐,以免拔罐時出現虛脫的可能。

總之,拔罐確實傳統養生方式裡很受人們喜歡的一種,但我們有必要糾正幾個不正確的認識,避免一些拔罐的誤區,才有可能更好地利用它養生健體。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當歸的服用誤區,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