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最近,有關“癌症疫苗將在8年之內研製成功”的新聞刷了屏。

但,先別忙著興奮。有關癌症疫苗,有幾件事需要澄清一下。

1、即便癌症疫苗研發成功,也不能預防癌症。

針對癌症的mRNA疫苗其實是一種治療性疫苗。當你患了某種癌症時,接種這類疫苗能調動人的免疫機能,促使免疫系統去消滅癌細胞,起到控制癌症發展、避免復發的作用。

但如果你並沒有患癌,目前的科技手段暫時還沒有找到一條路徑,能夠直接通過疫苗預防癌症本身。即便是號稱“預防宮頸癌的疫苗”的HPV疫苗,預防的也是HPV病毒感染這一導致宮頸癌的誘因,而不是宮頸癌本身。

所以別再花時間討論“20萬一針換20年不得癌”之類的問題了,有了20萬也無法保證不得癌。

2、研發癌症疫苗,挑戰還有很多。

mRNA疫苗技術之所以存在,最初就是為了癌症以及艾滋病,而不是新冠。

癌症,本質上來說,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由於某些原因,人體的正常細胞發生了突變,變成了癌細胞,開始不受人體控制,能夠“無限繁殖”。

健康成年人的身體,每天都會產生1萬個左右的癌細胞。不過,它們並沒有發展成癌症,因為癌細胞還只有它自己一個的時候,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將它識別出來並且消滅了。癌症之所以出現,與癌細胞經歷的突變次數太多,以至於免疫系統都認不出來它了有關。

在這個過程中,mRNA發揮的作用有點類似於癌細胞的通緝令。它能告訴免疫系統癌細胞長什麼樣,把這樣的mRNA做成疫苗,就相當於在人體內散發統計信息,讓免疫系統得以針對性地清除犯罪分子。

由於這種特性,早在數十年前,利用mRNA開發治療癌症的疫苗這個思路就被科學家們關注到了。但它不是唯一一個可能能做出癌症疫苗的技術路線,我們新冠疫情以來常聽說的DNA疫苗、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等,也都被考慮和實踐過。根據美國NIH臨床試驗平臺的查詢數據,目前,全球正在試驗中的癌症疫苗有7000多種,其中mRNA疫苗有六百多種。

接受採訪的BioNTech公司,其核心團隊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mRNA疫苗,所以在新冠疫情來時能夠快速利用這一技術研發出新冠疫苗。

然而,給癌細胞“畫通緝令”並不容易,因為許多種類的癌細胞表面的抗原都非常複雜,與正常細胞很容易混淆;mRNA疫苗進入人體之後的一系列生理反應也不太清楚。

而mRNA癌症疫苗最近的重大突破,所依託的正是新冠疫情。新冠mRNA疫苗的大規模接種,使得科研人員對mRNA疫苗的生理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又反向服務於癌症疫苗的研發,或許能對解決上述難題有所幫助。

3、基本上,每一種癌症就得打一針(或者幾針)。

mRNA畫出的“通緝令”,倒不是按癌症的部位來的,而是按照突變的基因及其表達出來的抗原蛋白質來的。不過,每個部位的癌症,背後發生改變的基因也往往不太一樣。所以,一種癌症疫苗可能只能管同一種癌症。

以下是BioNTech的部分在研癌症疫苗,從上到下分別對付的是晚期黑色素瘤、前列腺癌、HPV16+頭頸癌、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可以大致感受一下。

不過好在癌症疫苗不是用於預防,而是用於治療的。同一個人同時患多種癌症的概率並不高,相比起其他治療癌症的方法,打幾針疫苗真不算麻煩了。

4、其實已經有少數癌症疫苗上市了,但效果不太好。

早在2010年4月,美國FDA就批准了首個治療性質的癌症疫苗普列威(Provenge),用於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

不過,該疫苗非常昂貴,僅能為晚期前列腺癌延續四個月生命,效果也不如其他類型的治療。於是,這種疫苗發生了滯銷,研發出它的公司Dendreon也在2014年宣佈破產,2017年被一家中國企業收購。

截至目前,全球已上市的癌症疫苗有十多個,適應症覆蓋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以及膀胱癌、肺癌等,但它們都做不到“一針消除癌症”,僅能一定程度上為癌症患者控制病情、延續生命。

不管科研人員如何樂觀,8年之內,癌症疫苗的目標,都是能在患者的體內儘量消滅癌細胞,爭取在其他療法的輔助下,一次性控制住癌症且不復發。

癌症研究者、科普作家李治中曾說,癌症的第一大風險因素,其實是人越活越老。只要人一直活著,每天誕生的那一萬個癌細胞,就早晚會有幾個漏網之魚發展成癌症。

至於大家想象中那種“打一針就能永遠預防所有癌”的真·癌症疫苗,目前還完全看不到眉目。

2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每天早上堅持喝咖啡的人,最後會怎樣?多數人可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