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家好,我是沈醫生。相信大家一聽到尿頻,小便增多,夜尿增多這些情況,都會首先考慮到是腎虛導致的,補腎陽,補腎精的藥物也吃了很多,但好像沒有很好的作用。甚至有的人尿頻更嚴重了。

如果你同時還會消化不好,不喜歡吃東西,四肢困重,不愛動,頭暈眼花,吃了補腎的藥物沒什麼用,就要考慮是肝和脾的問題了。這是為什麼呢?

晚清名醫張錫純認為,小便增多,並不完全是腎虛導致的,肝氣不足,脾氣下陷,也可以引起小便變多。因為在中醫上,尿液的生成,並不是完全靠腎的主持功能的,還有脾和肝作用。

脾氣宜升,脾氣可以帶動水液,向上運輸到肺,或者把水液佈散到全身,濡養滋潤全身,如果脾氣虛弱、下陷,不能把水液往全身帶,那水液就會流向膀胱,變成多餘的尿液。

肝可以通過調暢氣機的功能,來運行水液,如果肝的氣機運行不暢,也會導致過多的津液不能正常運行,停在膀胱裡。

所以張錫純就從肝和脾兩個臟腑入手,創造了醒脾升陷湯這個方子,來調理脾氣下陷導致的小便增多。

醒脾升陷湯用到的藥物分別是黃芪,白朮,山萸肉,龍骨,桑寄生,續斷,牡蠣,萆薢和甘草。

黃芪和白朮可以健脾補氣,黃芪可以補氣昇陽幫助脾氣佈散津液,減少尿量的產生,白朮可以提升脾氣的功能,也可以通過燥溼化溼的手法,減少尿液的生成。

桑寄生和續斷可以補肝養肝,為肝氣的順暢條達打下基礎。

山萸肉,龍骨,牡蠣和萆薢,都可以固澀陰液,防止小便的過多生成和排出。

甘草可以補氣健脾,輔助黃芪和白朮健脾,還可以調和所有藥物的藥性,防止傷害身體。

醒脾升陷湯可以通過補脾提氣的作用,來減少尿液的生成,從而固攝小便,減少尿液的過多生成。

不過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需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症狀,來做一些藥物和劑量的調整。比如脾胃虛寒的,肚子冷疼,拉肚子的,可以添加乾薑,肉桂這類溫中散寒的藥物。

如果肝氣鬱滯,唉聲嘆氣,心情壓抑的,可以添加柴胡,薄荷這類疏肝理氣的藥物。

總之,要在醫生的辨證指導下使用藥物,以免隨意用藥傷害身體。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什麼菜最好吃?分享5種不同的烹飪方法,既新鮮又好吃到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