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養育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能夠把孩子教好,或者說自己是不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讓孩子在無形中受到了傷害。

但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更像是一面鏡子,TA們表現與表達出來的種種行為與情感通常都有跡可循。

如果,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跡象,通常說明父母教育得很好。

孩子懂得體諒大人的情緒

一個情商高,懂得體諒對方的孩子,通常會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開始體會父母的辛苦,主動承擔起生活當中的某些事情,例如主動分擔家務等。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父母為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而這樣的孩子也能夠在以後將要面對的複雜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更加遊刃有餘、從容與不卑不亢。

孩子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對於孩子來說,樂觀是一種閃閃發光,並會使TA們受益終身的品質。一個堅持樂觀的孩子能夠在艱難的困境中看到希望,不管遇見多大的苦楚都能夠扛下來。

而要想擁有一個樂觀的孩子,在日常的培養當中就需要父母為孩子灌輸不怨天尤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情緒管理能力和思維方式。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孩子在學習騎自行車的過程中,不斷地摔倒或者騎著搖搖晃晃時,我們不要指責孩子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學不會,可以試著從鼓勵的角度出發,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摔倒的原因以及怎樣做才能避免摔倒,逐漸培養孩子面對困難不退縮,勇敢樂觀面對的寶貴品質。

當然,不止是騎自行車,在孩子學習任何新技能時,父母都需要儘量避免在孩子做得不好時,過分指責孩子,多從鼓勵、一起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培養孩子處事樂觀的品質。

如果孩子能夠有幸擁有這種直面失敗的勇氣,那在TA以後的人生中也會逐漸豐盈自己的羽翼長出健碩的翅膀去獨自抵擋生活的風霜。

孩子願意和父母說心裡話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發現孩子非常樂意和大人分享自己在學校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就能夠說明孩子是打心底信任父母,能夠放心地把自己心事與父母和盤托出。

而要想擁有這樣的孩子,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感,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例如,允許家中有一處僅屬於孩子自己的角落,允許孩子鎖上自己的房門等。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自己世界不被破壞的安全感,同時儘可能不要一直逼著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心事。

等到孩子自己願意和父母說了,只需要耐心地聽,並且試著接受和擁抱孩子的負面情緒即可。

在這之間,父母可能確實沒有辦法直接解決孩子的心事,但卻能夠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信任感,能夠孩子明白,家永遠都是讓自己安心的港灣。

一個被好好愛過,被耐心接受過得孩子,才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勇敢面對之後的人生。

總體來說,養育一個身心都很健康的孩子,一定少不了父母的呵護鼓勵與全心全意地接受,願天下所有父母都能夠擁有一個勇敢堅韌、踏實溫暖的孩子。

6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當醫師節“撞”上全員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