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代很多人覺得身體很虛,怕冷,但一吃點補藥就會上火,如黨蔘,黃芪這些補氣藥,都說這是虛不受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真正的原因是,現代人不僅有虛,還兼有實、有火。

1、兼有肝鬱、肝火

有的人有氣虛的表現,如氣短、乏力、脾虛、怕冷,同時可能還有口苦、心煩、頭脹,還有胸脹、胸悶等。這是肝鬱、肝火的表現,口乾、口苦是有肝火,所以在補氣的時候,氣補上來一點,但另外還會出現助攻邪氣的現象,使火更旺。

有肝鬱、肝火時,用香附、青皮、柴胡、佛手等舒肝理氣,用菊花、龍膽草、梔子清肝火,注意有口苦時才用龍膽草的,而且用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會傷氣。

2、兼有痰溼

有的人有痰溼,痰溼的表現有:體型肥胖、四肢浮腫、口中粘膩、胸悶痰多,舌苔厚膩等。

這種人在補氣藥中應加入陳皮、半夏、茯苓、枳實、藿香、佩蘭等化痰袪溼。有的主張先化痰溼,再進補,也可以的。

3、兼有溼熱

有的人有溼熱的表現,那溼熱是什麼表現呢?臉上髮油,口臭、尿頻尿急、大便粘膩不爽等,同時還有怕冷、乏力、脾虛的表現,但是你直接補氣還是會加重體內的溼熱,所以又上火了。

可以加入黃柏、蒼朮二妙丸,清熱利溼。

4、兼陰虛火旺

有的人是氣虛的時候還有陰虛,叫氣陰兩虛,或者陰陽兩虛,當補氣時,陰虛就更明顯,所以火越重。

服用補氣藥時,如有陰虛,要同時滋陰,加入生地麥冬,這樣陰陽就平補了。

5、兼有瘀血

還有的人有體內有瘀血,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瘀血,如氣虛、陽虛、氣滯,有瘀血的人表現為舌暗紅有瘀斑,月經中血塊較多,色暗黑。

發現有瘀血的人,可加入丹蔘、丹皮、三七活血化瘀之品。

這些就是一補就上火的原因。我們在這類人服用補藥時要辯證論治,氣虛時還要看夾雜其他表現。

很多人不是所謂的虛不受補,而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的情況,不是純粹的氣虛,如果是純氣虛的人,吃補藥不會上火的。但是很少有單純氣虛的情況,所以中醫還是要辯證論治。

最新評論
  • 1 #

    吃補藥上火的處理辦法。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如樹,腎如根,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腎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