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在社會,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是非常關注。可是,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的養生,到最終也不知道,到底自己做的是對還是錯。

有時候,面對紛繁甚至自相矛盾的養生觀點,越來越糊塗,不知該何去何從。

目前的養生誤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歐美派,一切按照歐美的標準來,每天吃保健品、維生素。

二、天然派,認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任何食物都是以純天然為主。

三、中藥派,以中藥保健為主,經常按照網上的方子,自行配製一些中藥,許多藥方都是從網上來的。

四、跟風派,往往是跟著電視、網路上幾個養生頻道。專家今天說,這種食物好,那就每天都要吃這種食物,明天專家說,那種食物對於養生比較好,那就每天多吃另一種食物。後天這個專家說,艾灸比較好,那就每天艾灸。大後天另1個專家覺得,經絡按摩比較好,那就換成按摩。

五、硬抗派,相信人體自愈的力量,別的什麼都不信,有病了硬抗……

往往忙忙碌碌養生了許多年,到最後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養生的誤區,也並不知道這些專家教授,講的到底對還是不對。

養生,原本是地地道道中國文化的內容指通過一些導引、調攝、食養、藥養等方法,調養身體,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當今與中西醫相結合,所以又衍生出許多的現代概念。如果你要從根裡找,還是要回歸到道家和中醫的範疇。

中醫和道醫,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養生,就是莊子《養生主》的道法天地,順應自然。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是眾多養生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

就以現在的秋天為例,談談秋季如何養生。

在秋天,農曆的7、8、9這三個月裡。天道是什麼呢?自然的規律是什麼呢?那就是陰氣逐漸旺盛,陽氣逐漸閉藏。

我們養生,不管是食療、藥療,還是導引經絡、推拿按摩,都要圍繞這個道法自然來,以期實現天人合一的效果。

到了今日寒露這個節氣,這就是觀卦,逐步進入到剝卦。陰氣已經達到了六分之四、五的程度,而陽氣只有一分。陰成形,所以萬物收斂成熟。身體也是這個樣,順應天時,陽氣就要降入丹田,鍛鍊上你就要固陽保元,以築牢煉丹的根基。

我們看,黃帝內經中說,秋天,這是萬物飽滿成熟的季節。秋風瑟瑟,草木凋零,所以人就應該早睡早起,像雞一樣作息。並且,因為陰氣旺你就不應該過度的興奮。神志安寧,以緩和深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這就是順應天時讓肺氣保持清肅的狀態,養護人體的收斂機能。

食療需要注意,因為秋天的時候金氣旺盛,對應人體肺經。這個時候肺氣過旺,就應容易克損肝木,所以我們在這個季節,要減少辛辣的,增加一些酸甜的食物。而秋風過度,又會引發秋燥,這時候呢你又要保養水分,所以食療那就順理成章了。你就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吃芝麻、蜂蜜、石榴了。同時要少吃辛辣的一些東西,因為這些辛辣的會加大肺氣的肅殺之氣。所以我們看民間說的“秋不食姜”,包括辣椒、生薑,就會明白它養生的道理了。

同樣的道理,古人在《雲笈七籤》中說,秋季的時候,不要吃雞肉,會令人魂魄不安。不要吃野雞肉,會損人神氣。這就是因為雞肉是辛溫的,尤其是雄雞肉。會加重肺氣的肅殺,對於有肝病的或者是有肺病的是不好的。

在《食療本草》中說,秋天可以吃點鴨,多年不愈的小熱瘡,吃點鴨肉就會好。這是因為鴨子是性寒的,它會補充陰氣,能克服秋燥。而在民間補秋膘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羊肉。在《黃帝內經》《太素》篇中,羊肉味苦甘,大熱無毒,苦是入心的。所以秋季吃點羊肉既能補充熱量,又能起到火克金的作用。

當你明白了這個原理,再看看手裡面的百合銀耳羹,是不是就覺得更有一番味道了?

上面所說的食療,都是在這個人是平和、沒有疾病的狀態為藍本所說的。當人有疾病了,那麼這種食療的方式,就應該做一定的調整了。我們切不可太極端,你說秋天吃羊肉好,我頓頓都吃羊肉,那這就過了,這就不符合中醫的原理了。

明白了天人合一的這個道理,你就會看穿那些電視、網路上的紛紛擾擾的養生觀念,到底是對還是錯了。

最後,驗證一下學習效果,大河出個考題,民間說的,“咳嗽吃雞,神仙難醫”,想必聰明的你,一定會發自內心的會心一笑吧。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氣血不足怎麼辦 敲打這些經絡搞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