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張大爺退休前血壓就有些偏高,為了身體健康,退休後他的飲食一直保持清淡,常以饅頭作為主食,可他的血壓控制得還是不理想。為此他專門向營養專家進行了請教。專家在詳細聽取了他的情況後,和他一起分析了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認為張大爺飲食雖然一直清淡,但日攝鹽量並不少,一個很重要也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視的問題就是他在無形中食入了較多的“隱性鹽”。比如,他作為主食的饅頭、包子,常用到小蘇打作發酵粉。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其中的“鈉”與食鹽中的“鈉”一樣,也會引起高血壓。同樣,味精含穀氨酸鈉,也會增加人體“鈉”的含量。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隱性鹽一直是一個被忽視的問題,其實它的存在也不容小覷,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存在一定要注意避免。

哪些是隱性鹽(鈉)?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隱藏在你身邊的隱性鹽(鈉)。

1、調味品

雞精、牛肉精、味精、料酒。

2、食品類

掛麵(還有涼麵、熱乾麵、泡麵麵餅、鹼性面等麵食)、各式麵包蛋糕、各式餅乾(尤其蘇打餅乾)、油條、蜜餞、早餐麥片、脆穀物等。

3、飲料

絕大多數甜飲料。

4、食品新增劑

(1)防腐劑,如:苯甲酸鈉等。

(2)食品穩定劑,如:負責調節酸度的碳酸氫鈉、穩定性的檸檬酸鈉、肉製品中的亞硝酸鈉。

(3)各種含鈉輔料。

面對生活中處處“潛伏”的隱性鹽,想要低鹽飲食的患者要如何避免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來進行。

如何減少鹽的攝入?

1、選用其他食材替代鹽

可通過不同味道的調節來減少對鹹味的依賴。如在做菜時新增醋、花椒、八角、蔥、姜、蒜等調味料來提高菜品的鮮香味,有助適應少鹽食物。高血壓患者或風險較高的人群可以使用高鉀代鈉鹽,既滿足了鹹味的要求,又可減少鈉的攝入(注意使用量)。

2、合理應用烹調方法

菜出鍋時再放鹽,能夠在保持同樣鹹度的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

燉、煮食物時由於湯比較多,要注意食鹽的用量。

使用控鹽勺(<6g/d/人),精準控鹽,避免因味覺差異帶來的食鹽過量。

3、控制總量

在家做菜時,用鹽量應減去家人在外就餐時所攝入鹽量。如果在家做晚餐,按照餐次比,晚餐佔三餐的30%,則一餐每人的食鹽用量不超過1.8g(6g×30%)。

4、注意隱性鹽(鈉)

那些吃起來沒有鹹味,但在加工過程中都添加了食鹽,應特別注意。

總之,我們需要少吃加工食品 ;多吃含鉀豐富的天然食物 (在我們身體裡,鉀鈉是一對“冤家”,鉀可以幫助排鈉,鈉有升血壓作用,鉀有降血壓作用);多吃蔬菜水果、瘦肉、 魚類、禽類、乳製品和豆類都含有鉀。遠離隱性鹽從生活小事開始。

免責宣告: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什麼一到秋季就容易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