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雲: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邢,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sun)洩,奉藏者少。

那麼這段話大概是什麼意思呢?首先“秋三月”是指農曆七、八、九三個月,按節氣來講為立秋至立冬。大概的意思就是秋天三個月,是盛受均平的時節,此時天氣清涼風聲勁急,地氣蕭索萬物肅明,宜早睡早起,具體早到什麼程度呢?即與雞同醒。當然,城市裡現在基本聽不到雞叫聲,其大概的時間點就是早晨4、5點鐘,但是對於我們現在來講,由於工作壓力、環境汙染及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早上一般在7點到8點之間起床為宜。而早睡的時間點大概是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最好的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1點之前達到熟睡的狀態(此處具體原因將在後續文案中詳細闡明)。當我們順應這個作息規律的時候,就會使我們的神志安寧平定,以減緩秋氣的刑罰,收斂神氣,使人體與大自然達到一個平和的狀態,使肺氣保持清肅,這便是人與秋氣相應,調養收氣的方法。如果違反了這一法則就會損傷肺氣,在冬天就有可能出現飧洩病(拉稀),使藏氣的能力減少。

秋天與肺從五行來講,皆屬於金,金主肅殺、斂降,所以此時萬物蕭瑟,大氣的壓力往下降,故有“一葉知秋”之說。天地為一大宇宙,人體為一小宇宙,此時人體受外界氣候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悲觀、憂傷的情緒,尤其是在南方的陰雨天,所以我們在秋天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調整作息,調節情緒,使自己的身心處於一個平和的狀態,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肝小常識:3種甜食傷肝,儘量少吃,2種苦食養肝,最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