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前段時間朋友圈經常看到央視報道,茶界院士陳宗懋說:茶葉是一種治病的樹葉,飲茶一分鐘,解渴;飲茶一小時,休閒;飲茶一個月,健康;飲茶一輩子,長壽。然後衍生出很多權威人士的附和,又開始宣傳茶葉的保健功效。

茶到底有多好,說起茶,我們都不陌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

不可否認茶葉是一個健康的飲品,當作飲料對待比較好,至少比飲料汽水之類的健康,網路上有一句話小周覺得特別適合巖茶葉:只談功效,不談劑量就是耍流氓。

茶葉的成分是複雜的,其中有一些成分確實對人體是有益處的,小周茶專畢業,從事茶葉的生產製作很多年,不懂長期喝茶是否能治百病,但至少還是健康的,有一本書《茶葉生物化學》,裡面很詳細的講解茶葉功能成分化學,茶葉的功能是很強大的,但其劑量還沒達到它該有的效果。

為什麼茶葉會給人留下保健甚至藥效的印象?

一、中國古籍中很多記載茶葉的藥用記載:《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本草拾遺》、《茶經》等等古籍都有記載茶葉的使用方法與藥用價值,從古流傳至今,茶葉的藥效跟保健效果早已深入人心。

二、茶葉的保健甚至其藥效價值肯定少不了商家的宣傳和推廣,當然這效果也是槓槓的,導致很多人喝茶看重茶葉"養生"功效,紛紛加入喝茶"養生"的大軍中,人都是惜命的,而且喝茶是百益而無一害,所以商家很容易的抓住了大多數人的心理需求,總是變著花樣告訴你喝茶能如何如何,就差讓你直介面服生吞,效果更佳了。

所以說一切只談功效,不談劑量就是耍流氓,就如我們日常所吃的水果蔬菜,如果對其進行成分分析,探究其成分的功能,應該離治癒百病也是不遠的。

就年初疫情那會兒,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很多賣茶的,一般情況都有各種吹噓茶葉預防病毒的文字和圖片,甚至連所謂的專家教授都連夜錄視訊或者挖出之前的陳年舊事來吹噓茶葉的功效:茶能救你,多麼有意思,連醫療界的專家都束手無策的病毒,茶,就簡簡單單的解決了。

這都2020年了,各種謠言依然還是一波一波出現,甚至還有信者,之前不喝茶的,現在喝了,之前喝得少的,現在多喝了,關於喝茶預防各種疾病的自媒體文章閱讀量,點贊,在看數都還一直是熱門,你說能有多理性?

真實、不作假一個純粹的製茶人:小周同學

專制武夷巖茶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休息久了也傷身?中醫“五勞傷身”是哪五勞,看看你佔了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