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秋季,指農曆8、9、10月,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個節氣。秋季,暑夏的高溫已降低,人們煩躁的情緒也隨之平靜,秋風帶來宜人的景色,此時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視了養生。

許多因素往往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夏季過多的耗損也應在此時及時補充,所以秋季更應重視養生保健。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後氣溫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合適。

1.養肺為要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藥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2.少辛增酸

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怎樣做到呢?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3.宜多吃粥

腸胃在經歷了一個夏天的“冷飲轟炸”後,脾胃功能就會減弱,再加上秋天多風、氣候乾燥,稍不注意就會被感冒盯上,這時應該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補食物,讓身體機能能夠順利適應從夏熱至秋涼的過程,粥就具備這個功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4.宜補充健身湯

秋季飲食以滋陰潤燥為原則,在此基礎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湯,一方面可以滲溼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強身健體。秋季常食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鰱魚頭湯,鱔魚湯、赤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枸杞葉豆腐湯、平菇豆腐湯、平菇雞蛋湯、冬菇紫菜湯等。

5.宜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除了分享一些進補的方法,再教大家做幾道秋季養生菜,附上菜譜,回家後好好琢磨一番,爭取做一道令人驚豔的菜品。

蠔油草菇

原料:草菇150克;鮮玉米粒50克。

調料:蠔油5克;姜米、精鹽各2克;白糖3克;水澱粉15克;花生油20克。

做法:1、將草菇底部切去,底端切十字花,然後對半切開,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撈出,瀝乾水分。2、將玉米粒同樣焯水後,撈出待用。3、鍋燒熱,放入花生油,下姜米、蠔油爆香。4、放草菇快炒,用精鹽、白糖調味,加入玉米粒炒勻,用水澱粉勾薄芡,即成蠔油草菇。

蒜蓉絲瓜

原料:絲瓜500克;植物油30克;蒜40克;鹽5克;味精3克;生抽3克;香油10克。

做法:1、絲瓜刨去表皮,如果絲瓜嫩,下手就輕點,刨去薄薄一層即可。2、蒜切末或剁蓉,將絲瓜切成均勻的小段,整齊地碼入碗中或盤中。3、將絲瓜上籠屜蒸5分鐘,絲瓜蒸好後鍋中放少許油,下蒜茸爆香,再加少許鹽拌勻,澆在絲瓜上即可。

無花果瘦肉湯

材料:瘦肉;無花果;枸杞;蜜棗;生薑;鹽;杏仁。

做法:1、瘦肉洗乾淨切塊丁備用,無花果、杏仁、枸杞洗乾淨,生薑切片備用。2、水燒開後把瘦肉放入焯水直到變色,撈出後洗乾淨。3、把洗乾淨的瘦肉、無花果、杏仁和蜜棗一起放進鍋里加清水,用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煮兩個小時。4、把枸杞放入煮十分鐘,最後加入鹽調味。

蓮子豬肚湯

材料:蓮子;豬肚;白果;枸杞;麵粉;料酒;生薑;鹽。

做法:1、清理豬肚,把有粘液那一面翻出來加入麵粉和鹽揉搓洗乾淨。2、開鍋燒水,把豬肚翻面放進鍋里加入料酒、生薑和醋煮兩分鐘後撈出來晾涼,表面的油脂要刮掉。3、豬肚切絲,蓮子泡軟去蓮心,白果去外殼黃衣後洗乾淨備用。4、把白果,蓮子和豬肚一起放進高壓鍋里加入清水和鹽煮開,再改為小火煮。4、半小時後加入枸杞和生薑以及雞精,再用大火煮沸。

除日常生活調適外,還要進行耐寒鍛鍊,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並根據秋季的特點,服用潤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人蔘、西洋參、百合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適合老年人吃的水果,及其對應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