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咱們很多腎病朋友可能有一個誤解,認為尿中有一點蛋白或幾個紅細胞就會很大影響,會影響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也總會這麼認為“把所有指標都治到完全正常了,腎友才放心,才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有這樣想法的腎友,不能說就一定不好。完全治癒腎病,這當然好,可有很多慢性腎臟病是不可能完全治癒的,經規範治療後,可能仍然還有少量尿蛋白,或者尿紅細胞仍有異常。有的腎病患者的血肌酐一直無法降到正常範圍,或者有的腎病患者只有通過服用降壓藥後才能讓血壓達標等等。就算如此,不一定都會影響腎病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即某些指標仍有異常,腎友也可以有與正常人一樣的壽命,並與正常人或接近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與生活。

因此,腎病患者並非所有指標都正常就能長壽的,也不是某些指標仍然異常就不能長壽。

腎病朋友要想長壽且有好的生活品質,如下六條措施是關鍵。

1.管控好各項指標

不同的慢性腎臟病,其預期療效也是不同的。能治癒的腎病綜合徵,應儘可能讓其獲得“完全緩解”,即尿蛋白及血漿蛋白都應達到正常範圍;經治療可以好轉的IgA腎病,應儘可能讓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0.5克以內(至少小於1.0克),且血壓與腎功能處於正常範圍;經綜合治療後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應儘可能穩定其血肌酐與內生肌酐清除率,不要讓其有太大的波動;與高血壓相關的腎臟疾病,控制好血壓是重中之重等等。總之,腎病患者應結合自己的病情,管控好各項檢查指標,才能延續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並達到延長壽命與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與腎病進展直接相關的如血壓、尿蛋白、血肌酐與內生肌酐清除率等。

2.避免“急性發作”機會

慢性腎臟病多呈慢性經過,而突然出現“病情變化”也是常有的事,即“急性加重”,有的甚至可導致“腎病復發”。比如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因一次感染,致血肌酐快速升高,即合併了“急性腎損傷”(即CRF+AKI);再比如微小病變腎病綜合徵,於不當減藥或感冒後,突然出現高度水腫與明顯尿少,則說明為“腎病綜合徵(復發)”。如上病情加重或腎病復發,都可出現嚴重後果,從而影響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因此,避免或減少如感冒及其它感染等導致腎病急性加重的機會,可保病情穩定與不影響壽命。

3.防治各種併發症與合併症

從慢性腎臟病早期一直到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尿毒症,都可能有各種併發症與合併症,如嚴重肺部感染、高鉀血癥、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血栓與栓塞性疾病及抑鬱症等,而這些併發症與合併症都會影響到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與生活品質。因此,在治療慢性腎臟病的過程中,還未出現如上併發症與合併症的腎病患者,應做好預防工作,如腎病綜合徵患者的抗凝治療、增強抵抗力、避免高鉀飲食及保護心腦血管等;已經出現如上併發症與合併症的腎病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如立即使用有效抗生素以治療肺部感染、控制血鉀達標及糾正心衰等。

4.控制飲食的同時需防止營養不良

腎病患者不可以高蛋白及高鹽飲食,而應該養成合理的膳食習慣,即多需低鹽及優質低蛋白飲食,以及低脂與低嘌呤飲食,從而可以更好的保護腎功能及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並避免或減少心腦血管併發症,進而延長患者的壽命並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然而,腎病患者同時還必須防止發生“營養不良”,以上控制飲食中的“低”,並非越低越好,而是應掌握好一個“度”。從短期來看,過分的“低”,可以達到了改善某些指標的目的,但從長期來看,造成的“營養不良”最終將影響腎病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因此,腎病患者必須控制好飲食,同時也要防止發生營養不良,其目的都是為了腎友能夠長壽與好的生活品質。

5.生活得有規律,杜絕不良嗜好

腎病患者必須保證生活有規律,杜絕一切不良嗜好,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早起早睡不熬夜、戒菸戒酒不賭博、房事節制不縱慾、加減衣物不貪涼、及時排便勤洗手等等。如果不能改變某些不良嗜好,長期如此必將加重病情或加速進展,終將影響腎病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6.保持良好心態

腎病患者,既不能有無所謂與麻痺大意心態,也不能整天生活在焦慮與恐懼之中。因為自己所患腎病沒有什麼感覺,腎友因而產生無所謂與麻痺大意心態,就會干擾患者的用藥治療與定期檢查,即用藥不正規與檢查不按時;因為自己得了腎病,就整天生活在焦慮與恐懼之中,導致腎病患者或過度治療或放棄治療。如上兩種心態,終將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而影響患者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如上六條,是保證腎病患者能夠長壽與有好的生活品質最為有效的措施。不必都強調腎病完全治癒,腎友更應該關注壽命與生活品質。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白露過後,湯有講究,溫補不上火,甘甜清爽,女人尤其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