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天吃飯,少不了一種東西的攝入,那就是油。廚房裡的煎炒燉煮少不了用到油,而這個油應該用什麼油、用多少眾說紛紜。老一輩覺得炒菜不多放點油不好吃,他們的名言是“油多不壞菜”;新一代的年輕人們又覺得將食物做熟,不一定都要用油,能不用油就儘量不用,利於減脂瘦身。

人每天吃飯,想要一點油都不攝入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也並不是說一點油都不吃就健康了。專家更倡導的是“少油少鹽”的飲食,不是完全“無油無鹽”。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食用油,到底吃哪種更健康?是越貴的油越好嗎?

油不是越貴越好

市面上賣的油各式各樣,價格也是各有不同,很多不懂怎麼買油的人覺得:“管它什麼油,挑貴的買準沒錯。” 這個想法不僅不一定能買到好油,還很浪費錢。

好油的標準是適合你的飲食方式,因為我們吃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脂肪酸平衡,所以選油主要考慮的是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

吃肉較多適合用植物油

經常吃肉的人,平時已經攝入了大量的動物脂肪,所以可以適當吃些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平時肉蛋奶攝入比較多的人,就不太適合再攝入過多的動物油了。

吃肉較少的適合用動物油

平時肉吃得比較少的人,偶爾可以用動物油來烹飪菜餚,不一定是熬豬油這種,平時如果燉肉湯有出現浮起的油脂,可以將這種浮油撈出來放涼,用來炒冬瓜之類的蔬菜,又香又攝入了適量的脂肪。

6種不同的油,適合不同用法

橄欖油不太適合過度加熱,所以更適合做沙拉、拌菜時使用。正宗的橄欖油含大量油酸,更有益於健康,不過價格比較貴,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造假的橄欖油。推薦使用成分比較類似的茶籽油,價效比高些。

花生油中的各類脂肪酸的含量比重比較均衡,是一種均衡性比較強的植物油,同時還富含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不過油酸的含量就沒有橄欖油和茶籽油高。跟花生油差不多的油還有芝麻油、米糠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花生油比較適合用於煮、炒、烘烤,但不適合高溫煎炸,所以做油炸食物的時候別用花生油,流失營養,油煙也大。

大豆油的亞油酸含量比較豐富,是一種高亞油酸型植物油。但這種油的缺點是不耐熱,所以大豆油也不是很適合被用來做油炸食物、反覆加熱等,過高的溫度地加熱大豆油,會產生很大的油煙。

葵花籽油的亞油酸含量較高,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所以葵花籽油的營養價值比較高,還被稱為是“高階營養油”。但葵花籽油的耐熱性也比較差,不適合高溫加熱。

相比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而言,玉米油、菜籽油的熱穩定性比較強一些,煎炒烹炸都可以,營養價值也線上。

你平時都是用的什麼食用油呢?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早餐選擇這五種食物,“水桶腰”難怪甩不掉